“你少說風涼話,這事沒應在你身上。”劉炳振懟了一句,道:“阿成,如果不想面對,辭職另找就是了。雖說現在交通方便了,也沒必要跑那么遠。”
“不是,我就是找一份工作,你們興奮什么勁。”薛成沒好氣地回了一句,拿起桌子上的啤酒,灌了下去,隨即看到三人的眼神,嘆了口氣,“這還說不清楚了……”
或許一次大醉之后,薛成已經看開了,但是在劉炳振、鄧英杰與蔡致良眼里,卻是更嚴重了。
“要不我們就到大陸投資建一家電器廠好了。”蔡致良提議道:“就交由老薛來管理,離家又近,跟在本地上班沒有什么區別。”
畢竟當初茶樓街的事情,如果沒有薛成陸續的內幕消息,鄧英杰最后關頭的施壓,后果實在是難以預料。蔡致良覺得自己有必要拉老同學一把,也可以將老朋友通過共同的事業,維系在一起,畢竟離開學校太久了,感情也會慢慢變淡。
“別,別,我就是個搞技術的,哪兒有那個能力,打理一家工廠。”薛成忙擺手拒絕。
“這個主意不錯,我年初去過一次羅湖,到處都是港資投建的工廠。成本很低,到那邊建廠的也多,據說電器一直供不應求,還需要憑證購買。”鄧英杰很是贊同,也有意與蔡致良一起做生意,問道:“不過建一條生產線需要多少錢?”
“我哪兒知道。”蔡致良也就是一時想到建廠,“老薛,之前紅梅電器在那邊建廠時,你不是去了嗎,一條生產線花了多少錢?”
“是啊,老薛,快給我們說說。”鄧英杰也反應過來,這事老薛熟啊。
薛成道:“一條冰箱的生產線,大概需要十幾萬美元。當時紅梅電器從日本購買的,到岸價11萬4千美元,如果二手設備的話,還會便宜一些。”
“那就可行。”鄧英杰一劃算,在自己可承受范圍之內,道:“阿振,你要不要參一股。有老薛當廠長,必不會讓你吃虧的。”
“我還在上學呢,可比不上你們財大氣粗。”劉炳振擺擺手。
“這個我真做不了,要不我給你們推薦一個人?”薛成還是不敢接手,道:“今天是為阿振接風,就別管我這破事了。”
劉炳振道:“老薛,你就別客氣了,又不是虧你自己的錢,怕什么呀。要不是還沒畢業,我都想試試。”
薛成道:“萬一蝕本,可別怨我。”
“放心吧,這就不是蝕本的買賣。”蔡致良笑道,“你不是在紅梅電器做事,拉幾個熟人幫你一起管理就是了。”
鄧英杰道:“你這是跟成家硬杠,不過,可別拉上我們。”
蔡致良道:“看你說的,公司里面人來人往本就是常態,怎么能說與成家杠上了。更何況,挖他的墻角,是對他優良管理制度的一種肯定,要不然怎么不找其他公司。”
“你這歪理,挖人也能被你說的這么高尚。”鄧英杰端起啤酒,笑道,“預祝合作愉快,干杯。”
說好的接風宴變成了生意場,在蔡致良與鄧英杰的勸說下,劉炳振也參與進來。最終商量的結果,鄧英杰出大頭,占股55%,蔡致良30%,薛成10%,劉炳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