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總這些天一直在詢問您什么時候回來。”離開前,楚天行提到了鄭一鳴,“我跟他說您今天在公司,他已經在過來的路上。”
蔡致良問道:“他最近在忙什么事?”
楚天行搖頭,道:“不清楚,不過天門置業在九龍開發的物業,月底開盤,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這件事。”
“這種事情,也不用來問我的意見。”蔡致良也懶得猜了,反正人都快到了,道:“算了,等他過來再說吧。”
楚天行出去之后,蔡致良撥通了明秀報社陳強的電話,詢問一下收購玉朗國際的進展,接電話的卻是曹錦嶺。
“陳叔呢?”蔡致良徑直問道。
曹錦嶺道:“總編去醫院了,他說最近胃不好。”
“什么時候的事情,要緊嗎?”
“就這兩天,聽說問題不大,您有什么事嗎?”
“之前你們提議收購玉朗國際,這都一個月過去了,現在什么進展?”
“去年玉朗國際的股價一路高漲,有一半的人股災前以每股1港元、1.5港元,甚至3港元以上購入,成本很高。按照目前的股價,即便是雙倍的價格,都難以打動這些‘大閘蟹’,進展很慢,目前從市場上和股東處購入的股票,還不及年初的時候。”
蔡致良也沒再催什么,掛斷了電話沒多久,鄭一鳴便到了。
“此番去歐洲還比較順利吧?”
“不是很順利。”蔡致良簡單介紹了幾句,道:“不過,最終結果嘛,也算是達到預期的目的。”
聊了幾句近況,鄭一鳴遞過來一份文件,道:“這是近一段時間,收集到的關于東來貿易行的一些資料,您看一下”
“東來貿易行……”蔡致良看著這幾個字,腦海里卻是沒有什么印象,隨即開始翻看,問道,“你有什么打算?”
鄭一鳴道:“自然是由天門置業與金河投資公司聯合收購東來貿易行,這樣一來,也能極大地拓展金河的貿易業務。”
“東來貿易行上市了嗎?”蔡致良見資料上標明每股的價格,問了一句。
“沒有。”鄭一鳴搖搖頭,道:“如果上市的話,就不用這么麻煩,價值一目了然,直接從市場購入股票。不過也正因為沒有上市,其價值就不好估計的,年初的時候,百利曾計劃以每股28元的價格收購東來貿易行,被梅世方以價格偏低為由,拒絕了。”
“28元……也就是14億,16億多,東來貿易行值這么多嗎?”蔡致良從東來貿易行已發行的總股數,心理默算出16億的價格,畢竟這是一個貿易公司,大都是輕資產的。
鄭一鳴點頭,道:“自然是有的,東來貿易行偏重資產,要不然也不會引來這么多公司的覬覦。資料的最后面,有寶源投資今年三月份給出的價值評估,保守的估計是22億的價格,這也是年初東來貿易行拒絕收購的主要原因,畢竟兩者之間有7億的差距。”
22億,那就是比天門置業還要龐大的存在,比原先的預計要棘手的多,也沒有準備這么多資金。蔡致良合上文件,思索片刻,如果收購成功的話,好處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你已經接觸過東來貿易行的股東,他們什么態度?”既然鄭一鳴將文件遞到自己這里,就不可能沒有任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