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總是會來,蔡致良便得到一個好消息,黃玉朗狗急跳墻了。
與原時空相比,明秀報社對于玉朗國際的收購提前了半年,而且是真實的收購,而不是如鄭靜翰一般,只是投石問路,留給黃玉朗準備的時間就不多了。
提前了半年,又準備了數月的收購,黃玉朗自是難以招架。如同曾經的歷史軌跡一般,為了保住一手畫出來的江山,黃玉朗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惜以身試法做假賬,將玉郎集團的資金,轉入他個人名下,在市場上和胡仙爭奪股份,以鞏固其控股權。
這種異常情況自然被一直盯著玉朗國際的明秀報社知悉,香港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已經開始調查黃玉朗和有關人士。
“玉朗國際的消息確實嗎?”
前天的訪問,昨天一天的交流,雙方在諸多領域達成了一系列的合作意向,今天開會便是討論這些事情,分個輕重緩急。
這兩天蔡致良名下的幾家公司負責人都在,也可以了解一些金河投資公司目前的規模。陳強也來了,于是蔡致良便問起這件事。
“這件事還是我們向商業調查科舉報的,自然屬實。”陳強笑著說道,有些自得。
“你們從哪兒得到的消息?”
陳強道:“原本,我們只是了解到一些消息,黃玉朗的私人公司從玉朗國際借貸,而且還是無息貸款,涉及上千萬的資金。這不等于是拿上市公司的錢,為自己牟利,必然損害了其他股東的利益。得到這個消息之后,我便開始聯絡玉朗國際的股東,計劃在適當的時間,向黃玉朗發難,逼迫黃玉朗限期償還玉朗國際的債務,從而削弱他的實力,無法同我們抗衡。誰能想到黃玉朗急病亂投醫,這般膽大,直接做假賬來獲取資金,到市場上收購玉朗國際的股票。現在,原計劃也用不上了,只需要加把勁,就能把黃玉朗送進去吃牢飯。”
蔡致良想說些什么,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既然已經放手,那么等待最后的結果便是了。
“銀行那邊什么情況?”
溫國良道:“昨天下午,投資管理公司的陳紫金表示,他們不反對。”
深發展的大股東還是深城投資管理公司,但是在這種事情上面,他們的態度不起決定作用。
蔡致良接著再問:“政府那邊呢?”
“也是一樣的,不反對。”溫國良道:“設立分行的談判比較順利,京城那邊已經批準,進入最后的階段。”
“那就不要四處宣揚了,低調點。”蔡致良隨即問道,“除了昨天已經討論過的,還有其他事嗎?”
隨后討論的事情,不過是昨天的進展,基本都在計劃之中,沒有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開了一個小時便結束了。
會后,鄭一鳴隨同蔡致良去了辦公室。
“還有事?”
“有件事,昨天陳秘書跟我提了一次,是關于深城工業會展中心的。”
陳秘書,就是秦德明的秘書陳慶豐,這兩天往來聯絡,大家也比較熟悉。鄭一鳴接著道:“會展中心于1985年開始規劃,目前還在建設中,有幾千萬的資金缺口,詢問我們是否有意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