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蔡致良終于得到廖成凱從金河德州電子廠傳來的消息,擴建的二期工程總算是投產了。
為了防止安裝調試時再出現意外,廖成凱專門從德州儀器聘請的專業工程師帶隊,原本的預計是1周,不超過10天的時間。但是從廖成凱告知蔡致良的開始試車時間開始,至今已經快一個月了。
蔡致良曾有心去臺灣一趟,最終還是沒有成行,一來他也不懂技術,去了也做不了什么,而且廖成凱、顧遠德與德州儀器的工程師已經足夠專業了,二來就是逼迫過急,反而適得其反,急中出了岔子,更加的不堪。
隔三差五聽著廖成凱的匯報,似乎每天都有進展,卻始終沒能正式投產。蔡致良卻是等得心焦,畢竟日本掌握著如今DRAM芯片的話語權,大棒隨時可能落下來。他還準備在大棒落下之前,打撈一筆呢。
思索間,盧敏通知他,許如琛和楊樂到了。
“讓他們進來吧。”人是蔡致良叫過來的,想聽一聽大陸如今的情形,還有一些投資方面的進展。
“蔡先生,恒隆銀行分行自去年成立以來,至今已經8個月,累計處理外匯交易……”
“停停停……”蔡致良直接打斷許如琛的匯報,畢竟溫國良每個季度都會有一份專門的報告,道:“這些事情跟你們溫行長匯報就行,直接說康泰集團,他們在大陸到底投資多少。”
“康泰集團在粵省的投資目前正在收縮,剩余4處房產,1家榨油廠和兩家紡織廠,大概300萬美元。今年開年以來,已經出售了1塊地皮和2家食品加工廠,合計900萬美元,已經通過恒隆銀行轉給康泰集團在本港的康泰投資。”
許如琛說著康泰集團的情況,接著道:“3月份,恒隆銀行在上海設立的辦事處,發現康泰集團在浦江的投資更為宏大,目前已經探明的,就有7家工廠,至少投資7300萬美元,包括塑料加工與包裝,紡織以及食品,其中國有紡織廠更是排名前五的大廠,近萬工人。”
蔡致良想起去年蔡康提及的5000萬投資,可能僅僅在紡織業就有5000萬美元,竟然比他還要激進,而且康泰集團的主業不是紡織業,問道:“這些數據準確嗎?”
“是可靠的。”許如琛道:“除了辦事處的調查,還有政府部門內部的數據作比對,況且又不是什么隱秘的事情,做不了假的。”
“政府內部的數據?”蔡致良瞥了許如琛一眼,這手伸得夠長了。
“政府本就有意招商投資,宣傳他們的政策,我只是提了下康泰集團在恒隆銀行借貸2500萬人民幣的事情,他們便向我們介紹了康泰集團的投資情況。”許如琛笑道:“當然,這些肯定時候夸大的嫌疑,不過同辦事處的數據一對比,還是大體不差的。”
這也叫印證嗎,蔡致良道:“你們調查的來源,或許本就來自于同一個地方,自然大體不差的。”
“浦江尚未開放,調查也不是很方便,不過我已經讓他們接著調查了。不過,秦市長以前曾在浦江那邊當過區長,介紹了一些官場上的人,很快就會有更準確的消息。”許如琛道:“近一兩年,浦江那邊一直在推動開放,開發浦東,就跟當初開發深城特區一樣。不過照目前的經濟情況,估計還得幾年的時間。”
“要不了那么久的,你盯緊了,一旦政策松動,就將辦事處升級為分行。”蔡致良自然知曉這件事背后的意義,沒有趕上十年前的南方開放,如今的浦江開放便不可再錯過。
許如琛保證道:“您放心,我會親自盯著的。”
蔡致良點頭,便揭過此事,問道:“阿樂,汽車廠那邊什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