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廠的牌照還沒有申請下來,不過特區政府那邊很支持。”楊樂轉而道:“羊城那邊的摩托車廠談的差不多了,只要我們同意注資,剩下的事情,陳董事長會出面解決。”
楊樂提及的摩托車廠,是羊城那邊的一家國營老廠,還是二十年前引進的捷克的老技術,只是近些年來,隨著嘉陵、建設和金城等摩托車廠大行其道,以致于連年虧損,要不是國營廠,早就破產了。不過這年頭,即便是工廠發不出公司,也很少有人敢砸掉鐵飯碗。所以只要投資這家工廠,就會有一批熟練的技術工人,能省很多事。
如今汽車顯得有些超前,而摩托車正大行其道。
至于陳董事長,自然就是特區投資管理公司的陳紫金,聽說蔡致良有意投資汽車廠,便提及羊城的這家摩托車廠。現在的情形就是,羊城的地皮和工人,陳紫金的人脈和資金,以及蔡致良的外匯,恰逢其會。
“牌照什么時候能申請下來?”蔡致良有些不耐煩,從汽車廠道摩托車廠,這明顯縮水了一個型號。
楊樂道:“申請的已經遞上去了,大概兩三個月之內就會有結果。陳董事長之前同我去了一趟京城,他在工商部有些關系。”
蔡致良點點頭,問道:“準備引進哪個國家的技術?”
以目前摩托車廠老化的設備,還是二十年前的技術,所以摩托機廠想要起死回生,引進技術和設備是必然的。
楊樂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道:“法國的標志正在同廣汽集團合作,合資了一家汽車廠,所以羊城那邊比較中意法國的技術。”
“法國的技術就算了,還是引進日本的技術吧。”這年頭,還是日本的技術更靠譜,即便是出了岔子,因為距離的原因,也方便解決問題。
楊樂道:“我會將您的意見告知陳董事長。”
隨后許如琛又匯報了一些大陸的經濟形勢以及政府的應對措施,特區的貿易情況,已經有很多外國和香港的投資商,同康泰集團一樣,開始從大陸撤離。
“你們了解四方電器現在的情況嗎?”年后,蔡致良還沒有見過薛成。
許如琛與楊樂對視了一眼,道:“情況不是很妙,東來貿易行給了一些訂單,但是庫存依然積壓,經濟不景氣,三角債嚴重,外面賒欠的賬款也收不回來,而關鍵的一些零部件還是需要進口的。”
蔡致良道:“過年的時候,我建議他繞過中間商,到商場里租間商鋪,自賣自銷四方廠的空調,也不行嗎?”
“這倒是沒聽說,不過現在的通貨膨脹,所有人都捂緊了錢包,百貨商場的生意也不好做,就說趙國柱的那幾家店鋪,還不及外貿的零頭。”許如琛道:“說到底還是大陸工資水平不高,不過空調終究不是電視那樣必需品,忍一忍,夏天也過得去。而港城這邊,平均一個月幾千塊錢,可以買更好的日本電器。這兩頭一擠,可不就得虧損了。”
“那是規模太小了,商品又單調。”蔡致良想了想,道:“阿樂,不是嫌自己清閑嗎,回去調查一下百貨商場的現狀,從這幾個特區開始,一直向北,到羊城為止,凡是有意轉讓的商場,都買下來。”
“蔡先生,即便是替四方電器出頭,就像你剛才建議的,租一兩間商鋪足夠了,沒必要買下整個商場。”沒想到,楊樂卻是勸說起蔡致良,道:“剛才許行長也說了,通貨膨脹之下,三角債又比較嚴重,現在也不是開百貨商場的好時機。”
“要是好時機,能輪的上我們來做,通貨膨脹又不是什么能長久的事情,緩個一兩年也就過去了。”蔡致良指著楊樂,道:“讓你去做,就不要猶豫,一定要記住,市中心的商場,一定要連地皮一起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