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初七,蔡致良才有時間同朱國信和趙志遠商量東歐的事情,朱國信已提前將規劃送到蔡致良手里,葛瑞德也從北美度假回來了。
在朱國信的計劃之中,金融領域自然是重中之重,細致活,利潤高,其次便是貿易,這自然是東來貿易行的老本行,再者就是一些投資計劃,比如東歐的能源礦產,制造業等等不一而足。
“你之前送過來的東歐投資計劃,我已經看過了,可行。”
對于朱國信的投資計劃,蔡致良大體上比較滿意,只是有些地方需要謹慎一些,道:“不過關于在當地投資的項目,還是慎重一些,有些不可抗力,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
“您是說波蘭嗎?”朱國信道:“波蘭同蘇聯的關系,確實談不上太好,政治上獨立之后,難免齟齬不斷。”
“不是波蘭,是南斯拉夫聯盟。”蔡致良道:“南聯盟所在的巴爾干地區,歐洲的腹部,向來是大國所覬覦的對象。而歐洲一向強調基于民族國家,自從鐵托去世之后,內部各民族沖突不斷,說不得就會爆發戰爭。”
巴爾干地區還有另一個稱謂,叫歐洲的火藥庫,數百年以來,西邊的天主教,東邊的東正教,以及南邊的***世界,都將這里當作征服世界的跳板,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源自于這個半島。
“戰爭,不至于吧?”趙志遠也不太了解那邊的形勢,看向一旁的朱國信。
“南聯盟因為鐵托的強勢,相對比較獨立自主,能夠一直游離于蘇聯體系之外,去年以來東歐的變化,對他們的影響應該有限。”朱國信不斷搜刮著有關東歐的見聞,道:“南聯盟內部的民族問題一直存在,但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半個世紀的融合,各民族早已沒有地理上的邊界,怎么也不至于發生戰爭,最多各自宣布獨立,并不影響投資。”
最后,朱國信再次強調道:“何況,南聯盟地處歐洲腹地,一旦開戰波及甚廣,萬一再引起世界大戰怎么辦,周邊的蘇聯和歐共體也不會允許的。”
“沒有必要。”蔡致良擺擺手,道:“沒有地理上的邊界,就只能用戰爭來解決,你很快就看到了。”
朱國信沒再說什么,這些投資也不是非此即彼的,確實沒有必要冒這個風險。
東來貿易行不是主力,自由趙志遠居中協調,葛瑞德剛從北美回來,不是很了解,也插不上口,等他們談的差不多了,才提及今天的目的。
“我回來的時候,繞道浦江,遇到了對外經貿部的人,問你是否方便,出席對外經貿部組織的會議。”
葛瑞德繼而解釋道:“東來貿易行年前接到對外經貿部的請柬,這次會議主要是針對經濟疲軟的問題,出口也跟著疲軟,希望大家建言獻策。”
“什么時候?”蔡致良想著自己不一定有時間。
葛瑞德思索了一下,道:“3月初,還有1個月的時間。”
“那估計是不行,過了十五,我得去一趟北美,帶我爸去看病,可能要在那邊待一段時間。”
蔡致良本也不想去,現在這個時節,能有什么好辦法,道:“有時間去京城,我再登門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