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8月,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東,這片富得流油,卻又連年戰亂的地方。
就在2日凌晨,伊拉克軍隊越過兩國邊境線,一日之內便占領科威特全境,兵力達到20萬。隨后,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將其劃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并稱它“永遠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數十年以來,中東這片土地就沒有停止過戰爭,五次中東戰爭,八年的兩伊戰爭,乃至于期間拖垮蘇聯的阿富汗戰爭。
如今,戰爭再次降臨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
論起這場戰爭的起因,還是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的延續。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債,僅僅科威特一個國家便有140億美元。從年初開始,兩國便開始討論債務問題。伊拉克希望科威特能夠免除債務,而科威特反其道而行,利用提高石油產量,致使油價下跌,使得伊拉克通過石油價格上漲來獲利的愿望落空,并以此來逼迫伊拉克解決兩國的邊境爭執,這就導致兩國一步步走向了戰爭。
對于伊拉克來說,除了控制中東地區近一半的石油儲量,占領科威特還有一個好處,便是能夠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出海口。
美國迅速做出反應,在伊拉克占領科威特全境之后,兩個航母艦隊迅速開赴海灣。與此同時,聯合國安理會和各成員國通過了譴責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憲章,要求其撤軍的決議。
面對此種情形,伊拉克的總統薩達姆先生并未放在心上,以為不過虛張聲勢而已。而且,眼見此次入侵科威特如此順利,號稱中東第一大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又將目光轉向了沙特,畢竟科威特再富裕,也遠遠比不上沙特。于是伊拉克的軍隊又出現在伊拉克與沙特的邊境。
當然,薩達姆的理由有很多,作為***世界的領袖,沙特自然要為科威特出頭,畢竟吞并科威特之后的伊拉克已經威脅到沙特的地位,更何況科威特國王如今就在沙特避難。
沙特雖然富裕,但是軍事能力就很勉強了,這也是伊拉克有恃無恐的原因。不得已之下,沙特號召***世界世界保衛圣地,抵制伊拉克的入侵。
隨后,薩達姆同樣發出了通告,沙特同以色列糾纏不清,背叛了先知的教誨,早已經是***世界的敵人,號召在鏟除沙特之后,應該盡快發起圣戰,收復圣地耶路撒冷。
沙特一看,大驚失色,于是一方面向另外兩個軍事強國巴基斯坦和埃及求助,又一邊擺出了全套的東方快遞,向伊拉克示威,如果伊拉克不能懸崖勒馬,就將這快遞送到薩達姆家里。
一時間,伊拉克也摸不清楚對方的底牌,雙方就這么僵持下來。事實就是這么諷刺,伊拉克最終還是實現了最初的目標,全球油價飛速上漲,但是可惜的是,雖然坐擁第三大和第五大石油儲量,卻面臨無法出售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