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致良前往倫敦,自然是因為近期石油價格波動,自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油價便開始上漲,并于10月中期達到40美元以上,而后逐漸下降,如今在30至35美元上下波動。相較于戰爭之前,油價已經翻了一倍。
而隨著最后通牒的臨近,一旦戰爭蔓延開來,必然會再次上漲,這是大多數人的共識。
無論東京,亦或香港,新加坡,石油期貨市場的規模都太小了,蔡致良也因此決定在倫敦做局,由索爾投資負責操盤,北美金鹿投資以及香港金河證券皆有參與,就是東來貿易行的葛瑞德得到消息,也趕了過來。
北美也是不錯的,華爾街甚至更方便,但是蔡致良不愿意引起太多的主意,遂選擇在倫敦,索爾投資尚處于萎縮發育階段,不過,也當不了多久的鴕鳥了。
“近年以來,東來貿易行擴大在英國的業務,并在索爾投資居中聯絡下,在通訊器材,石油化工設備方面也有所進展。”
葛瑞德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道:“我此次來倫敦,便是趁著新年初始,拜訪一下客戶,也向您匯報一下東來貿易行去年一年的貿易業務。”
隨著撒切爾夫人改革以來,很多原先的國有企業進行不同程度的證券化及私有化,索爾投資便收購一部分股份,也就順勢進入這些領域,這便有了東來貿易行在一些領域的拓展。
而對于東來貿易行去年一年的情況,蔡致良其實也沒必要聽葛瑞德匯報,畢竟元旦之后,韋敏便開始對金河投資旗下各公司的財報進行審核,經過兩年的鍛煉,想來很快就會有消息的。
東來貿易行于前年訂立的三年計劃,蔡致良所關注的自然是利潤,畢竟去年的貿易額就已經接近3億美元的目標。
而說起東來貿易行去年的業績,葛瑞德就更加一副雄辯滔滔的樣子,抒發了一番豪言壯語之后,才說道關鍵之處,去年的利潤達到8200萬美元,提前一年達到預定目標。葛瑞德的意氣風發也是有原因的,憑借著將近6億美元的貿易額和8200萬美元的利潤,東來貿易行很快就能穩坐香港第一大貿易商的交椅。
在索爾投資公司,蔡致良沒有那么多時間聽葛瑞德閑聊,等齊恒,楚天行,朱國信等人到達之后,在會議室宣布自己的決定。
“自今日起,繼續做空石油期貨,將所有可能的清單都拋出去。”
蔡致良的決定很簡單,也很明確,就是做空,因為他知道,這場戰爭持續不了多久,而一旦戰爭結束,石油很快就會恢復原有的水平,也就是十余美元一桶的價位。
“蔡先生,我們并不懷疑,以聯合部隊強大的軍事實力,贏得戰場戰爭只是時間問題。”出來攪局的是馬修科沃爾,先拋出了一個已經基本形成共識的結論,而后開始闡述自己的觀點。
但是蔡致良揮手制止了他,因為關于這場戰爭的討論一旦開始,加上旁邊蠢蠢欲動的朱國信,楚天行,齊恒等人,即便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更何況,近兩三個月以來,或者更長的時間范圍之內,關于這場戰爭的討論已經太多了,猶如一場辯論賽,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起初討論的焦點,是哪一方將贏得戰爭,至于原因,就很明了。二戰以來的將近半個世紀,美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先是朝鮮戰爭,美軍一敗再敗,最終不得已首次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不過好歹停在三八線,保住了韓國,勉強算是保住了顏面。而后來繼法國之后,介入越南戰爭,傷亡數十萬之后不得不黯然撤離,這下連南越也沒有保住,之后的十余年,美國算是消停下來。而今再次介入中東之際,美軍的戰斗力就不那么令人信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