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幾乎全民長生的仙道社會中人,玉微很難經歷到正常的死亡。
他的同胞、他的親人,都是長生的修士,都是被炸成粉碎都不會死亡的永生仙神,一抹真我不滅,都能原地蘇生。
但這不代表,玉微對死亡沒有理解。
寰宇大劫,永生不滅的仙神死亡無數,星墜如雨,連玉微自己亦是暴雨中的一個小點。
長生的社會,漫長時光培養出來的同道、道友之感情,雖然烈度不顯,卻絕不遜色凡人的親情。
道友、同道、師徒,永生求倒路上的同行者,親密更甚血緣,絕非口頭說說。
當無窮仙神同殞的時候,最淡然的仙神也會生出無窮的悲傷。
在大劫之時,這種悲傷會被壓下,奮力與劫難相爭。
但玉微渡過劫難,也常常回想過去,思考那些不知是否存在的同道。
仙人的記憶歷歷在目,一切都清晰無比,從不遺忘。
仙人的人生漫長無比,無數倍于常人的一生,其經歷的感情更長遠,其體驗的感動更豐富,其心中留念的璀璨也更壯闊。
這樣的記憶,也是遠超常人的沉重,其中的一點失去,悲傷就能超過凡人的承受。
只有玉微這般仙人的心境,抵過了大道的考驗,才能平淡的壓住這種悲傷,保持自身的情緒。
可是這并不代表,仙人沒有悲傷。
相反,那悲傷更龐大,可以維持更久,只是仙人的心靈堅韌更勝這股“龐大的悲傷”,以一片無垠的大海,容納情緒的支流。
表面看上去,便是太上忘情,經歷感情,承受情緒,卻不為情所動,不讓情感干擾自己的思考。
但其中,感情依然存在,只是打擾不到仙人堅定的意念。
如今見到可稱“叔叔”之人的逝去,玉微也心有所感。
更何況,這死去的熟識之人,是他有機會救下的。
他們死去的時候,離玉微不過百丈。
這一點距離,不用說仙人,連武者眼里都是轉眼的距離。
對于凝血的玉微,也就踏步出去,伸個手就有辦法救下。
可惜,那時的玉微正在突破凝血境界,無力出手。
這一小段的時間差,便造成數人喪命。
若他動作再慢點,恐怕整個清河鎮的人都要死光。
眼下這九口棺材,已經是他出手的結果,是他擊敗敵人的“不幸中的萬幸”。
可這仍表示,他有九人沒有救到。
玉微不禁目光低垂,對于無法拯救的性命嘆息一聲。
他心里默默道:“若我仍有些仙人之境,又豈容這種慘劇發生,甚至死者亦能挽回。”
當然,玉微也明白這只是一句空話,只是一種“如果”。
“終究,是力量不足。”
玉微的目光變得沉重,有光芒流轉。
弱者難以拯救他人,反而容易賠上自己的性命。
只有強者有辦法拯救人,但強者之力也有盡,無法拯救所有人。
這個世界上,危及生死的爭殺、天災、疫病、壽數實在太多了。
強者也無力拯救眾生。
玉微的目光有光,在僅有自己的房間呢喃:
“普通的強者不行,唯有成仙成神,方能拯救眾生。”
如他曾經所言,一切不足之處,只是境界不夠高。
仙人一念,橫掃星辰,入微至原子,若有心維護,其法力足以約束世上的一切,“溫柔”的照拂億萬萬生靈。
仙神的念頭,可以興發雷霆,撫平海波,平息地震,斷絕疫病,制止爭斗,引導國度。
甚至死亡,也能避免。
如果境界足夠,這種肉身上的死亡根本不是終點,還能有神魂離體,重塑肉身。
境界再高一點,連魂飛魄散都不算死亡,還能有元神留存,純陽神念不滅。
再高一點,連神念毀滅,亦不算死亡,還有仙道真我存世,無需載體,我思故我在。
境界越高,離死越遠。
為此,才需要修行。
修行的最大意義,就是戰勝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