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短生的物種,也能得到永生的權利。
這也是仙道,乃至其他神群修行體系的建立初衷。
仙神,長生久視,恒存不滅。
長生,便是畏死,不滅,便是畏亡。
死亡是終點,能讓人生的一切都化作塵土,一切絢爛都變回空白。
幸好,有古之先賢開辟修行的道路。
在這樣的道路下,人能夠戰勝死亡。
修行,為的就是超脫死亡,讓自己的道路再無“終點”。
活的更長、直到與死無緣。
拯救更多人、甚至挽回已死之人。
唯有戰勝死亡,才能經歷更多的事物,見證更多的勝景,踐行更長遠的道路。
仙道從來不言“輪回”,因為死亡便是死亡,便是終極的失去。
除去玉微這樣,自己都不知為何的“轉世”,仙道從不認可轉世。
因為仙道求的同樣一個意識,轉過一世,便不再是那個人。
但沒有轉世,卻有“四死”。
不是四種死法,而是四種死亡的階段。
人死為鬼,鬼死為聻,聻死為希,希死為夷。
修道人肉身死后,若魂魄尚存,便成了鬼,還能拋棄**修成鬼仙。
但若魂飛魄散,便是鬼也死了,那就剩下殘余念頭,是為聻。
若聻也死了,連念頭都沒有留下,那天地間就剩下他曾存在的一絲信息,視之不見,是為希。
希已于現在不存在,就像被投入黑洞,但依然有微弱的信息,轉換為其他物理量,留痕于視界,殘影于宇宙輻射中。
如有大能照見過去未來,還能見其殘影,說不準能用**力將之喚回。
可是連希亦是死了,過去殘影都不存在了,萬古皆無其聲流傳,宇宙再無一點相關信息,便聽之不聞,是為夷。
同時,也是無。
此為四死。
肉身之死為鬼,魂魄之死為聻,念頭之死為希,信息之死為夷。
歷經四死,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是曰希夷。歸于虛無,返回大道。
從一個個階段的死,一步步接近真正的消失,真正的終結,真正的虛無。
肉身之死。
魂魄之死。
信息之死。
存在之死。
修行仙道,便是為了戰勝這四種型態的死亡。
因此,有神魂凝結,有元神成就,有真我永存,有根本大道不磨。
若是境界更高,還能將自身一切存在凝結,烙印至天地大道之中。
就算丟到黑洞里,被壓到只剩下質量、角動量、電荷,其他都變成電磁輻射,也能自冥冥之中的擾動再現。
那等靈光已成為大道,晉升更高層面,不需要信息載體,自己自存,一切劫難不可磨滅,是為先天不滅靈光。
這一個個境界,一種種手段,都源自對死亡的對抗。
而記憶備份、魂魄治愈、信息重塑、粒子回溯、時光重啟,也是為了對抗死亡,挽回已死之人。
一切的一切,便是為了戰勝死亡。
受到鎮民們的死亡,讓玉微心中的念頭更加明確。
玉微看向大堂,看著那些冰冷的棺材:
“必需,變得更強,取回更多力量。”
不過,他一人重歸仙神,可以呵護一界,但無法真正擴張到“眾生”。
所以,新的想法從心底冒出。
玉微金瞳低垂,淡淡想道:
“這個世界的眾生,并未超脫于死。”
“不得長生,無力挽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