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水泥直道所帶來的便利與快捷,朝庭這邊,也越來越重視水泥直道的建設,不論是那些舊黨人士,還是舊黨中人,都認可了水泥這種建材對于大宋的城市道路交通建設的促進作用。
還有就是那元祐印刷術的出現,更是讓天下讀書人贊口不絕,有了這元祐印刷術的出現之后,已經讓書籍越發地變得物美價廉。
讓無數的讀書人得以受益,這件事情,可是讓王洋在那些士子的心中,特別是貧寒士子的心中,受到了無數的贊揚與尊崇。
聊起了分別以來,他自己所見所聞,王洋也不禁有些感慨,看來,自己的到來,已然給這大宋帶來了許許多多的變化。
不過這一切,都僅僅只是開始,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的時間還不夠長,影響也還不夠深,相信未來,唔……一定會更好就是了。
#####
第二天清晨,王洋與趙佶一塊策馬離開了東京汴梁朝南而行,足足行了將近一個時辰的功夫,這才抵達了軍器監所建設的工坊處。
看著這猶如一座城塞般的工坊,王洋都不由得吸了一口氣。“朝庭居然舍得下這么大的血本?”
“那是自然,說起來,這也是多虧了先生你,因為你在陜西北路將廂軍轉籍為民,使得朝庭減輕了不小的負擔,再加上咱們大宋又有充足的水泥為建材,這才能夠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修建出這樣一座猶如城塞一般的工坊。”
“除了火器局另外擇地建設之外,其余的軍器監作坊的要害部門都集中到了這里,而且這里還采取的是里坊制,每個工坊與工坊之間,相互隔斷。而且陛下委派了五千精銳禁軍駐扎于此,日夜輪番巡邏。”
“整座城塞的城墻都高達三丈,西側有一個水門,將河水引入到城中需要水流和水力的工坊中去,然后經由東側水門流出,除了這兩個水門之外,唯有北面有一個城門可以讓人出入……”
二人在一干護衛的簇擁之下,緩緩策馬而行,來到了城門口處,自然有識得趙佶這位端王殿下的守城將領趕緊過來見禮,這才打開了厚實沉重的城門。
進入了城內之后,便看到了遠處則是一座座被高大的圍墻給包圍起來的里坊,倒真像是一座縮小了規模的城池。
進入到了其中一座工坊之后,便看到了這里正在生產著那些精密的螺絲與螺帽。這些東西,別看很小,又似乎不起眼,可真是有了這些東西,才能夠讓那些大宋的武備變得越發的精致與精密。
特別是這種流水線生產出來的螺絲與螺帽,現如今只會使用在元祐弩和元祐拋石機上。
如果缺少了這些小零件,那么,不論是元祐弩,還是元祐拋石機的性能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這么做,當然是為了杜絕被大宋的敵國拿到了樣品之后進行大規模的坊制,畢竟早其版本的元祐弩經過了這樣的改良之后,雖然射程上,并沒有獲得什么突破性的提升。
但是那些需要進行精密加工才能夠得到的零件,卻能夠極大地妨礙那些妄圖想要仿制大宋制式武器的敵國進行仿制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