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能三言兩語的讓一些身份足夠,有資格待在他的圈子內多聊幾句有錢人,若有所思,甚至激動的心臟砰砰跳。
很多幾十年后的人,覺得習以為常的經營方式,對這年頭的人來說,那就是被時間和市場考驗過,大概率能成功的主意。
當然,李長亨肯定也沒大方到,直接就說出什么行業,未來肯定能賺錢。
或者耳提面命的告訴別人如何經營。
不過,就算說的話似是而非,但說這話的人可是亨利-李,一個從未失敗過的成功者。
任誰聽完李長亨的話,不是受到啟發,就是牢牢記住,等回去后再仔細思索,他為什么說那些話。
而且,大概是因為很多人都知道他找過島國人的麻煩,所以,一些和島國有競爭關系的商人。
有意無意的貶低島國時,接連在他面前訴苦。
李長亨當然聽的出這些人的目的,只要和自己生意無關,自己也確實能想到辦法的事。
隨意提點幾句的話,他還是很愿意說的。
然后和花旗旗下的施樂公司老總聊天的時候。
李長亨很快想到,這些天調查得來的資料里顯示,施樂和富士成立了互相持有一半股份的子公司。
心里頓時就起了壞心思。
默默的想著記憶力中,那些科技大佬,用來忽悠人的演講。
再結合自己家里,這年代最新的打印機和未來打印機之間的區別。
李長亨的嘴角不由微微翹了起來。
技術上的問題,他確實不太了解,但找問題、談如何迎合用戶,倒是能說上幾句。
而且激光打印技術出現于60年代,能成熟運用于市場是因為70年代半導體產業的升級。
不過受限于電子激光管的體積,打印機的體積同樣很大,而且售價非常貴。
但激光打印機打印速度快、成像質量高的優點在,經營者只要不傻,誰都明白這是打印技術的發展趨勢。
而且既然已經商用,市場也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這技術。
比起其他還在摸索和研發的打印技術,肯定更容易占據先發的優勢。
被李長亨接連挑毛病,一通貶低和埋怨自己新買的打印機不好用,再述說如何改進、如何迎合客戶的需要。
讓施樂公司的老總,還有花旗的人尷尬的同時,卻越聽眼睛就越亮。
等聽到李長亨說,辦公一體化,打印技術應該和電腦結合的理念后。
現場的5人,沉默的想了想,很快就覺得真做到這點的話,至少打印機肯定會很好賣。
但想做到這點,又等于受制于電腦,讓人不得不顧忌重重起來。
畢竟IBM可是和摩根有非常深的關系,而且,IBM此時的市值已經超過1700億,比花旗控制的財富都要高,更別說實際的市值了。
真說起來,花旗在55年之前,都還只是個小弟的角色,真正崛起是在63年和第一國民銀行合并。
然后又和東部幾個州的地方銀行合并,這才有了崛起的根基。
但,這也帶來個無法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