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這個時候,俞老夫人都是無言以對,只能默默垂淚。
為了找到女兒,俞老夫人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所有代價。
為此,她甚至耽誤了自己的工作。
原本年輕時候的俞老夫人是總軍區文工團的臺柱子,后來她結婚生子,身材發生了變化,年紀也上來了,俞老夫人就慢慢的轉了幕后,不再怎么上臺了。
白茵寧走丟的那一年,俞老夫人已經是團里的副團長了。
那時候正值老團長要退休了,俞老夫人本來是呼聲最高的新團長人選之一。
可這突然之間,女兒丟了,俞老夫人也沒心思再想什么工作的事兒了。
后來這團長的位置,也就落到了別人頭上。
俞老夫人慢了這一步,在之后的幾十年里,那就是步步都慢了。
不止如此,因為女兒的走丟,俞老夫人和恩愛多年的丈夫之間,也有了個隔閡。
丈夫埋怨俞老夫人沒帶好女兒,俞老夫人也在心里自責。
一對兒恩愛夫妻,突然間就慢慢的疏遠了,甚至開始了分房住。
家里人不是沒勸過,可兩人心里都過不去那個坎兒,怎么也沒辦法和好如初。
后來白老爺子去世,俞老夫人哭成了個淚人,幾次哭得暈厥了過去。
她哭得仍是心中的悔。
一悔當年沒照顧好女兒,讓女兒不知道流落到了什么地方。二悔這些年來和丈夫越來越疏遠,直到丈夫去世,他們都沒能心平氣和的在一塊兒說上幾句貼心話。
其實,白老爺子去世的時候,他老人家心里也后悔了。
他自己心里也知道,當年女兒走丟的事情,不能只怪妻子一個人。
畢竟那時候是他自己在外執行秘密任務回不了家,又正值老母親生病住院,妻子是一日三趟的往醫院跑著去伺候老的,還得時時把小的帶在身邊照顧,家里的家務活兒也不能落下。
要不是妻子那時候咬牙扛著,這么多的活計和壓力全壓在她一個人身上,換其他人怕是早就倒下去了。
女兒走丟了,心里最難受的也是妻子。
只是因為他拉不下臉來承認自己當年也有過錯,硬是生生的讓妻子背負了這么多年的自責和悔恨!
這些年來,白老爺子之所以沒怎么和妻子單獨相處,其實也是因為他自己心虛,怕看到妻子那張麻木中透著哀怨的臉。
臨死前,白老爺子終于肯面對現實,向妻子道了歉,訴說了自己這些年來的后悔。
不過他老人家還沒有把話說完,就咽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