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進入正式環節了:準備腌菜。腌菜缸跟泡菜壇子一樣,要刷得十分干凈,然后把處理好的白菜一層一層地碼進去,每碼一層就撒一層鹽。
林小泉看到村子里用的不是末世前市面常見的精制鹽,而是未經加工的大顆鹽粒。
雖然現在很難買到末世前的包裝精制鹽,但富有智慧的勞動人民們還是找到了辦法。
果然,小泉私下打聽詢問,得知了這個村莊剛好有鹽井,所以可以自給自足。
最后,大伙兒齊心協力搬來好幾塊干凈的大石頭,一一放在壇子里,壓緊、壓實大白菜。
到這個步驟,還沒真正結束。還要等隔天往壇子里倒入沒過大白菜的清水,并罩上紗網防塵,這才算真正完事兒,告一段落。
不過,現在的天兒實在太冷了,估計倒入的清水會結冰,后續還是得有人時不時來室內,看看里面的火盆燃燒情況。
沒錯,林小泉所在的南粵省和相鄰的江右省都屬于南方,末世前從來沒出現類似的極寒天氣,所以城市里的樓房、鄉村里的房屋不像北方那樣安裝暖氣片、地暖或炕。
最冷的時候,最多也就是燒個火盆,烤烤火取暖。
不知是不是天氣寒冷的原因,天黑得格外早。
這會兒,下午“積酸菜”的活兒忙完了,領頭的大姐招呼著大家往另一屋子里去,開始張羅晚飯。
村莊的吃食原本是各吃自己家的,但因為有些工作需要每家每戶出人幫忙,逐漸久形成了只要出力一起忙公家的活兒,就包一頓吃食。
剛才還在一塊兒“積酸菜”的婦女們,這時分成兩伙兒,一伙兒基本都是村莊土生土長的原住民;另一伙兒是末世后加入村莊或外來人員,如林小泉。
原住民主要負責烹飪吃食,林小泉她們主要負責擦桌子、擺碗筷。
由于今天下午村子里男人們除了巡視這一類常規活兒,并沒有另外需要共同干的活兒,所以不用準備太多。
等端出來后,林小泉發現今晚的吃食是玉米碴子熬粥,配醋溜大白菜。
她暗暗吃驚,這伙食也太差了吧。心里這么一想,臉上不由得帶出了些異樣。
旁邊一位嬸子見狀,低聲說道:“怎么樣?這兒真不錯吧!你看,還有醋!聞著可香了!哎,我都多久沒聞的醋味了…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林小泉聽后,陷入久久的沉思:基地外面的生活原來這么困難?這個末世,沒能力的普通民眾真的很可憐…不知現在的學校和自己家鄉村子里的情況怎么樣。
待眾人坐下后,林小泉看到沒人動手,她也沒有貿貿然動手。
一桌的人望著熱氣騰騰的吃食,不自覺地咽著口水。
還好沒多久,就有幾個男人進屋里來。其中就有林小泉今天在村門外見到的大個子阿城和小個子阿康。
“阿城,你們回來了!等著你們呢!”之前面相和善,主動稱贊小泉的那位大嬸開口道。
“娘…”身材壯實的阿城看到屋子里十幾位女性齊刷刷地望著他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李嬸兒,我們回來了!又冷又餓!今晚吃什么啊?”小個子的阿康急不可耐問道。
“玉米碴子粥、醋溜大白菜,還有你們的窩窩頭…”李嬸兒熟練報著吃食名。
窩窩頭?林小泉聽到后,心里打了個問號,桌上并沒有啊。
她悄悄地探出精神力,“望”向里面的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