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灶臺和他店里的現代廚房,火力能一樣嗎?
所以烹煮的時間最多做個參考,到底該煮多久,還是得靠自己判斷。
好在他用第一人稱視角看了那么多次,肉大致煮到什么狀態心里還是有點數的。
等覺得肉的顏色差不多了,郝賢把肉丁起鍋,又在炒鍋里倒油,用大火燒熱后把鍋舉起,下入煮過的肉丁,油炸后迅速撈出!
緊接著,郝賢又在另一口鍋里倒入少許底油,待之燒熱后,立刻放入蔥、姜、醋、醬油和白糖,肉丁過油,旺火快炒后即刻起鍋。
將炒好的肉丁一顆顆整齊排列著擺盤后,一盤糖醋櫻桃肉便新鮮出鍋了!
“哇,看上去好好看!哥你什么時候學會做櫻桃肉了?”郝心不吝贊美道。
“我穿越去清朝時學的。”郝賢非常誠懇地說。
郝心又翻了個白眼,漂亮的雙眼皮里透著無奈,氣呼呼地一把抓過筷子開始試吃。
她夾起一塊小巧圓潤的櫻桃肉,慢慢地咀嚼起來:“唔……皮軟肉酥爛,口味鮮香酸甜,還挺好吃的!哥你準備把這個作為新菜放上菜單嗎?”
郝賢聽到這個評價,嘴角微微勾起。
他是最清楚自家妹妹打分標準的。
郝心多年以來被老爸的菜養刁了舌頭,品嘗美食時雖然不會像那些美食文的龍套們一樣文采飛揚,顯得很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但她的品鑒能力是很高的,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體系。
具體來說,她對食物的評價由低到高是:“什么鬼”、“還湊合”、“不錯”、“挺好吃”、“好吃”、“和老爸做的菜一樣好吃”。
在得到《彭祖廚經》前,郝賢的料理對于她都只是“還湊合”的程度,不過為了鼓勵哥哥,她會很違心地說一句“不錯”。
而如今,郝賢昨晚做的桃羹和今天做的櫻桃肉都獲得了“挺好吃”的評價,足足比原來高了兩級,還看不出妹妹說話時有任何違心夸獎的感覺,他怎能不高興?
這兩道菜都只是第一次嘗試,等能完美重現大師傅們的料理時,是不是就能像開掛菜一樣斬獲“和老爸做的菜一樣好吃”,甚至解鎖“比老爸做的菜還好吃”那樣全新的評價等級?
郝賢對此不由充滿了期待。
“暫時還沒打算放上菜單,我打算再練練,然后請樊叔來嘗嘗。”郝賢自己也夾起一塊櫻桃肉嘗了嘗,微微搖了搖頭,總覺得比蘇菜大師傅還差得多。
“樊叔一定超喜歡這個的!他可是最喜歡吃淮揚菜了,除了這兩個地方之外的江蘇菜他也都很愛吃。”郝心對哥哥的提議難得表示了贊同。
蘇菜是華國八大菜系之一,全稱是江蘇菜,即整個江蘇地區的美食,又分為金陵菜、淮揚菜、蘇錫菜、徐海菜等江蘇地方菜。
金陵作為六朝古都,擁有十分悠久的飲食文化,自先秦開始吳地之人就擅做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