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點好吮指炸雞了!”林天祿開始炫耀。
舉著手機的李鵬舉看到林天祿的回復,默默地退出微信,也去點外賣了。反正他要熬夜等華國國內同事起床溝通工作,現在吃東西也就相當于早飯嘛!
“只是一些很基礎的分析啦。”被拍舒服了的肖明終于再次冒泡。
“接下來應該輪到小賢了吧?我很在意他為什么突然做了左宗棠雞。”樊一銘說。
“是啊,聽斯斯爸爸說,郝賢之前好像一直不肯做左宗棠雞來著。”東貝貝說。
“你不用在群里也喊爸爸吧……”林天祿鄙夷道。
“這是因為我對斯斯爸爸的尊重不是表面功夫,而是發自內心,不管是否在她面前,斯斯爸爸永遠都是我爸爸!”
舔的最高水準就是對方在或不在都要舔,人前人后都要舔,始終如一地舔,矢志不渝地舔,舔到真時方為王!
“嘔!”林天祿發出了惡心的聲音。
“大家快看直播,我哥出場了!”郝心在群里發完這句話,又趕緊對身邊的幾位姐姐們也提醒道,“輪到我哥了!”
唐人街四大美女要么捧起自己手機,要么湊到郝心身邊,熱切地看起直播,甚至都沒人去關注服務員又端來一大盤左宗棠雞這件小事了。
畫面中,郝賢身邊的籃子里堆滿了小山般的雞肉,他正把雞肉一塊塊挑出來切好后碼進旁邊的一個大碗。
“郝賢選手,請介紹一下你在這輪比賽中的參賽菜品吧!”主持人開口道。
“我要做的是左宗棠雞。”郝賢不帶多少感**彩地回答道。
“哦!左宗棠雞,那你可幫大忙了,因為我們不用再花費時間去給觀眾們介紹它,這是一道家喻戶曉的華國菜!”
“但我想親自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道菜,可以嗎?”
“當然沒問題,我很期待你能說出些我從未聽說過的有趣故事!”
郝賢微笑著點了點頭,一邊繼續烹調一邊娓娓道來:
“左宗棠雞最初是湘菜大師彭長貴所發明,彼時彭大師身在呆灣島,心系家鄉湖南,為了讓新菜和故鄉有些牽扯,便按上了湖南名人左宗棠將軍的名頭,沒成想因此令左將軍日后成為了全妙國最廣為人知的華國人。
“最初的左宗棠雞確實是純正的湘菜風味,是不放糖的。
“華國國內網絡上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是,彭大師1973年遠赴妙國開了家彭園餐廳,當時的妙國國務卿基辛格在彭園品嘗了他的左宗棠雞后大加贊賞,被媒體報道出去,左宗棠雞瞬間就在妙國流行起來!
“不過,這是假的。
“因為這個說法無法解釋為什么左宗棠雞在妙國的傳播過程中從正宗湘菜被魔改成了酸甜口味,只是被人編造出來的美食小故事罷了。
“我很喜歡研究美食起源,在這個過程中發現過很多類似的難以考證的故事,其中最多的就是‘康熙、乾隆微服私訪時吃過這道菜,親自為這道菜辭了名’,可見人們自古就喜歡這類通過權威名人證明某道菜好吃的故事。
“然而事實是,有些菜發明的歷史遠遠比故事更有戲劇性,左宗棠雞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