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儒在結束“加班”之后都會來到水木大學當一個伴讀書童,每天等到圖書館閉館之后再充當護花使者送她回宿舍。
這樣的日子很溫馨,也很充實--楊鴻儒當伴讀書童的時候也沒少看書。水木大學圖書館的館藏量巨大,就算他能熟練掌握量子讀書法也不見得能在有生之年讀完水木大學的館藏。
于是這對圖書館雙煞各自在各自的領域開始深耕,偶爾楊鴻儒還會幫著王夢璇改改論文。王夢璇的專業能力是沒的說的,但是有很多措辭還是需要潤色潤色。有了楊鴻儒之后,她的導師都夸獎她論文水平提升飛快,有文學家之潛能。
對于導師的夸獎,王夢璇一點沒害臊的坦然接受了。雖然論文是楊鴻儒潤色的,但是骨架是自己的觀點和理論啊!老楊就是個裱糊匠,玩面子工程的家伙!真正內容方面還是要靠自己!
對此觀點楊鴻儒表示不予置評并對她的言論表示遺憾...不過王夢璇也不得不承認,有了楊鴻儒之后,她的過稿率高的嚇人。雖然她很不想承認,但是這里邊確實是有楊鴻儒的功勞。
除了給王夢璇改論文之外,楊鴻儒自己也有很多課程要學習。雖然他的在職研究生課業壓力不大,但是也有很多專業書目要去而且讀研必須要**文,不然想畢業都困難。
好在楊鴻儒的教育論文的難度比王夢璇的專業論文低得多,就算不讀研他都能隨手發幾篇出來。所以他的發際線倒是依然穩固如斯。
這種溫馨的日常生活足足過了一個學期,王夢璇是研究生,楊鴻儒是中學老師,倆人在年底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假期,那就是寒假。
放寒假之前,楊鴻儒就和王夢璇合計這個寒假去哪溜達。王夢璇想去西歐研究小鎮結構,這相當于一個課外實踐。楊鴻儒覺得國外比較危險,所以他想要陪同前往。
護照什么的非常好辦,外語啥的也不是什么難題。唯一需要解決掉就是他們倆的身份問題。王夢璇的身份挺敏感的,她出國必須向有關部門打申請做匯報,不然的話會影響王伯伯的工作的。
楊鴻儒也是如此--他老爹在華夏農業安全方面有戰略級重量,他都不知道自己要出國竟然還需要審批的!
于是倆人的假期計劃因為審批的復雜流程算是泡湯了,批文下來估計也快過年了。
這就相當尷尬了,為了散心,楊鴻儒開車帶著王夢璇北上張家口,一路直奔大草原。帝都離草原挺近的,雖然很多草原都退化成荒漠造成了帝都揚沙浮塵天氣巨多,但是想看見草原一點不難。
楊鴻儒轟足油門直奔著內蒙就過去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早低見牛羊?毛都沒有!現在特喵的是冬天!
不過草原的冬天別有一番壯美,再換上雪地專用履帶之后,他們在雪上也能通行無阻。
散心嘛!那必須的要去最遼闊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