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東抿了一口茶,“把握倒是有一些,不過我得參考一下當前的房屋售價和租賃價格,我記得你說收集過這方面的資料,就放在你辦公室里嗎?”
魏良義點點頭,起身走到文件柜前,打開下面的柜子,拿了一摞報紙和打印的資料出來,遞給岳東。
最上面是一張剪報,也不知道是什么報紙上關于房價的文章。只能看到日期為1989年2月20日星期一,第2版,據今不過一年多,所以房價應該是有參考價值的。
上面寫著因為商品房價格混亂,絕大多數地區的房價在千元以下,但大城市和黃金地帶房價猛漲,滯銷已成常態。京城最近提供的2萬多平方米的住房,每平方米售價1600到1900元。
滬申市一月份推出新建住房11000套,每平方米1000到2300元。賣出去的不到十分之一,到處空空蕩蕩的。
很多人吐槽一名大學生參加工作后節衣縮食,也得一百年才能買得起房。
由于都覺得房地產是塊肥肉,大大小小的房地產公司像雨后春筍一樣冒了出來。主管部門正在制定6個法規,以糾正房價混亂猛漲價。
文章還列舉了在全國有詳細的統計數據是從1987年開始,從表格上可以看出,當年全國商品房的平均單價只有每平方米40年有八朝古都之稱的某市商品房,每平方米只有300元,還是三層的住宅樓。
岳東快速瀏覽完了這些報紙,開始翻看打印的資料。
青元市區的一份資料引起了他的注意。
靠近主城區的商住兩用樓,門面房一樓二樓共112平方米,均價12萬每套,賣出去沒幾套。據說前年也就是88年底剛開盤的時候這是想撈大魚,結果把自己栽進去了。
市區商業街上的門面房,一樓二樓共107平方米,年租金平均八千左右,位置最好的一萬二,位置最差的五千。
岳東心里有數了,和自己原來的計劃差不太多。
“魏科,咱們就把租金定為第一年五千吧。”
魏良義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這里的價格你得參考景區里面的和錦瑟鎮街面上的,你往下翻翻看。”
岳東直接把那些資料和報紙一起塞回他手里。
“咱們沒必要和景區和鎮上比,得對自己有信心才行,用不了多長時間,這里的客流量就會接近主城區的商業街,消費水準只高不低,半年之后會成倍超越。”
“可是,還沒有興旺起來的兆頭,就收五千的年租,會有很多人覺得多吧?”
“如果不是因為第一年,我還不會定那么低呢。”
“等一下!我剛才沒注意,你說的是第一年?那第二年呢?”
“第二年一萬二,第三年三萬,前三年一次交清的免第四年租金,前三十位入駐的免第五年租金。”
魏良義被嚇了一大跳,險些把手里的報紙和資料掉到地上!
“我的岳大科長,你是認真的嗎?”
“魏科,你就不能對自己有點信心?”
“這不是信心不信心的事,對了,你第四年和第五年租金定多少?”
“第四年租金為四萬,第五年之后五萬。”
魏良義哭笑不得,“還好,還好,你在第五年剎住了車,之后都是五萬,我還以為你每年都要遞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