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是的,他在那種情況和速度下進入彎道,根本沒有減速。更何況,過彎幅度的增大就會在其中失去更多抓地力。引發連貫性的轉向不足。如此一來,不管是車頭還是車尾的位置都相當不利!
什么意思?
萊恩·卡其在內側只需要滑行很短的距離就可以達到足夠出彎的角度輕松出彎,但是,我們都忽略了,緊追著他不放的AE86如果選擇外側猛追甚至超車,那么他的攻彎路線會導致其中產生一個新的問題,如果是我,絕對處理不了這個問題。因為我的克邁羅就算技術再好,在那種地方也已經遇到了靈敏性不足的車子都會遇到的問題。
偶然上來玩的高新文也不懂,問道:到底是什么問題?
齊德龍示意他們跟上。
三人停在彎道前。
齊德龍先停在萊恩·卡其選擇入彎的內側,抱著手臂說道:萊恩為了保持輪上轉速,當然不會主動選擇外側過彎,何況他的車子本就不會觸碰外線,那樣的車子一旦在外側過久導致失速就會失之千里,在直線上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追上。其次,選擇內線的更重要一個原因,是他要盡可能減小過彎的圓半徑,這個距離越短,他所遺留的抓地力更多,更容易選擇到完美的路線出彎先聲奪人。
說下去。高新文表情嚴肅了,雙手插著口袋。
齊德龍指著地面,說道:也就是說,總結一下,在這其中,當他的對手是AE86時,萊恩·卡其的選擇最終給他帶來三種優勢。
一,他獲得了比外側車手更快的平均速度。
二,他獲得了比對手更完美的出彎角度。
三,他規避了附加時間和路面對車子在過彎中的一切磨損和消耗減速。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萊恩的選擇在特點上是完全戰勝AE86的!但是,從這兒開始我就想不明白了。
三人退到外側,柯北方觀看著賽道,很快驚愕的反應過來。
高新文卻一頭霧水。
既然這樣一來,為何AE86能在劣勢出彎后維持追擊距離,像幽靈一樣纏上萊恩。
我也不明白。
齊德龍表情詫異的搖搖頭,嘆氣道:內線提前出彎的車手竟然無法甩開對方,反而在出彎后,被AE86更兇猛的節奏是死追不放,這是賽車界極其罕見的現象!從外側出彎的車輛,如果是很大的緩彎還好說,猛踩油門就能展開緊追,但是像這種小角度急彎,外側消耗相較內線會更加嚴重!
為什么?
內線能被外線咬著不放,無非三種可能,第一種,內線的車輛相較外線,汽車零件存在著鴻溝的差距。這一點,就如同自行車永遠無法在內線甩開外側的超級跑車吧?(高新文和柯北方都點了點頭)第二種,就是內線選手的技術,比起外線車手太爛!如果占據著最完美的角度,卻無法形成路線上的壓制,讓對方把其中的一切障礙都給填平,這當然也沒有什么好說的。但是,我卻也不相信這一點,萊恩也是世界聞名的車手,怎么可能談得上爛?第三點就更離譜,那就是零件和技術相較對方都不值一提。
高新文:可是,AE86到底是怎么追擊萊恩的?這個問題,我到現在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