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那個病人取材了沒有,是否有培養到布魯氏桿菌。
實驗標本的取材方法及送檢時機都是關鍵,如果做得不好,對于診斷布魯氏桿菌感染其實誤差性非常大。
白鴻會診完也沒有走,看了一眼一旁的周羚后,主動和周野吾聊起了那個17床病人。
“患者仍有高熱,體溫達39.4℃,左臀及左大腿處疼痛,查體顯示骶髂關節壓痛,我們科室討論后還是參考你的意見,考慮是布魯氏桿菌感染。”她緩緩地說道,眼中對周野吾會診水平那種信任也是不言而表。
周野吾深思道:“可以予患者鹽酸米諾環素0.1g口服每日2次,再繼續用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針0.4g抗感染。”
鹽酸米諾環素就是經常能聽到的美滿霉素,屬廣譜類抗生素。
它對四環素敏感或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效,對綠色葡萄球菌、星形放線菌、肺炎雙球菌和細菌樣微生物、奈瑟氏淋球菌的作用比其他四環素類略強,對于布魯氏桿菌也同樣會起效。
而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針就是拜復樂針,具有廣譜活性和殺菌作用的8-甲氧基氟喹諾酮類抗菌藥。
莫西沙星在體外顯示出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厭氧菌、抗酸菌和**型微生物如支原體、衣原體和軍團菌具有廣譜抗菌活性。
這樣兩種抗生素的搭配可以非常針對布魯氏桿菌感染。
白鴻聽到周野吾給出的抗生素組合,也是滿臉的佩服,“你的抗生素方案和我們主任的方案一模一樣,連劑量都不差。”
她甚至都有點懷疑眼前這個年輕的醫生究竟有多么豐富的臨床經驗了!
周野吾繼續問道:“那T-SPOT.TB檢查的結果呢?”
白鴻道:“患者的TB結果是陰性的,本來是應該是可以排除結核了。”
白鴻話只說了一半,似乎還有未說完的一半。
“陰性嗎?”周野吾在原地躊蹴了一會。
按道理說,如果在結核活動期,患者的T-SPOT.TB檢查應該是陽性的,但如果是陰性的,原則上可以排除結核了,但周野吾總覺得哪里怪怪的。
白鴻見周野吾迷茫的眼神,攤牌道:“好了,告訴你啦,患者就是結核性膿腫,就在左側梨狀肌的位置。”
啊!
還真有結核啊!
周野吾思索一番,驚訝道:“難道你們為患者穿刺抽膿液化驗了?”
白鴻心想,這你都知道?
簡直神了。
她點點頭。
原來就在昨天調整方案后,風濕科的主任發現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患者體溫雖有所下降,達37.8℃,但左臀及左大腿處疼痛仍明顯。
他覺得因為患者前面的影像學檢查都提示有炎癥性改變,所以隨著病程的演變應該會有新的變化如膿腫形成,所以他再次為患者行骶髂關節磁共振掃描。
竟然還真的發現骶髂骨有慢性感染性病變!
感染伴梨狀肌膿腫形成,病變累及腰4/5椎管內左側硬膜外,左側臀中肌及臀小肌大片水腫。
最后為了明確診斷,他在急診CT室及導管室為患者行穿刺引流置管術,抽出少量膿性液體,在其中找到了抗酸桿菌。
主任改用抗結核治療,果然沒半天,患者的體溫就恢復正常了,左臀及左大腿處的疼痛也較之前好轉。
白鴻還是有一些不解,看向周野吾請教道:“不過這樣的患者為什么T-SPOT.TB檢查的結果會是陰性的呢?”
其實這也是周野吾不理解的地方。
他猶豫了會,有些懷疑地猜測道:“你去查當時T-SPOT.TB檢查的流程,看看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會不會因為實驗室那邊的問題……”
白鴻和周野吾面面相覷,天豐的檢驗科可是大牛級的存在啊!
應該不至于出問題吧!
這也是周野吾對自己的猜測非常猶豫,
但是根據T-SPOT.TB的檢測原理和一些注意事項,其實結果很容易出現誤差,例如T-SPOT.TB檢查當天抽的血應立即送到實驗室做預處理,如果這個環節出了問題,結果自然就不準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