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這樣吧,我們先積極治療三天。如果三天后,病情有些好轉,我們再加把勁繼續治療。如果三天后病情急轉直下,那就回家吧,怎么樣。
這樣既不會花很多錢,也給了家屬一個盡力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給了病人一個機會。
末了,我還加了一句,我覺得你爸爸還是有機會的,可以搏一搏。
他抬起頭,眼里含著淚花,緩緩點頭,同意了我這個做法。
于是我們聯系了泌尿外科醫生,給他做了腎造瘺。又用了最強的抗生素,力求盡快把感染壓下去。
可能是走運了,3天后,病人休克逆轉了,血壓穩定了。
就連尿量也出來了。
腎功能開始恢復了。
我緊緊攥著的拳頭松開了,胸口上的大石頭也落地了。
病人可能過關了。
病人有好轉,患者家屬也很開心。前后住了7天ICU,就轉到了普通病房。患者活了過來。意識清楚之后,第一句話就跟他兒子說,叫了你不要救我了,留著錢蓋房子。
他兒子聽到這話,在對講機那頭又嚎啕大哭。
后來他非常感謝我,說我幫他做了正確的決定。
說我是他的救命恩人。對,我除了是他爸爸的救命恩人,還是他的救命恩人。如果當初就拉他爸爸回家,估計會悔恨一輩子。
他不知道我當時的腿是抖過來的,萬一病人病情不好,死掉了,他會不會怪我呢?再萬一他們傾家蕩產去救他還是無果呢?會不會怪我呢?
真不知道。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做醫生也是挺難的,我們既要緊盯著躺病床上的患者的所有生命體征生怕漏過一點點細節,還要考慮到患者家屬的情緒及經濟能力來看情況治療,有人可能會說,你把情況說出來讓家屬選擇啊,這句話說得容易,做起來有些難,家屬是不懂的,他們不總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我忍不住要幫他們作出正確的選擇。
可怕的是,誰又能保證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呢?甚至有時候把病人救活了都不是正確的選擇!沒經歷過的人沒辦法體會。
3年前,一個25歲的淋巴瘤女孩子,并發了重癥肺炎,呼吸衰竭。
我去看她的時候,她嚴重缺氧,氣喘吁吁,口唇發紺。個子不高的女孩子,眼神滿是倔強。看得出來,她的求生**是很強的。
她爸爸問我,如果去ICU治療,還有幾成機會。
我說難講,ICU治不好她的淋巴瘤,但有機會控制她的肺炎,如果肺炎好了,她是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