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這方世界之中,最早的微生物開始形成。這微生物極小,有的只有幾十納米,是生命可以承載的最小長度,故而很難存活,更加難以發現。
但是,無論怎么說,在熱泉或深海熱泉之中,早期的微生物,已經開始出現了。
在那大海的中間,有一座極其高大的火山,在那火山口的附近,有數百度的高溫,在此高溫的環境之下,微生物依然可以產生并存活。
適者生存,在相對高溫的情況下,經過大自然的選擇,生物依舊可以存活。
環境、溫度等條件,皆已具備,遠古的微生物生命,開始繁衍。
這些微生物,可以說這是一切生命最早的祖先。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微生物比較安靜,慢慢的變成藍藻等植物,還有的比較活躍,慢慢的長出了“腿”一樣的東西,開始游走于海底或者水面。
再經過無數萬年的演化,喜歡安靜的變成了植物,而有腿的變成了動物。
當然,在這期間,生命也在不斷的進化,有機小分子轉變成了有機大分子,分子之間的結構和連接也在不斷的加強。
在環境等條件的作用下,生物慢慢的趨于多樣性,有選擇的趨利避害,有選擇的挑選最適宜的生存環境。再次經過無數萬年的演化,生物出現了多樣性。
隨著植物的登陸和動物的遷移,陸地上不斷的出現各種各樣的生命。單細胞生物逐漸變成了多細胞生命,單一物種也逐漸演變成了多物種。
無數無數年之后,最早的人類,開始出現了,面對自然災害和其他物種的威脅,尤其是寒冷和饑餓的威脅,早期人類開始了思考,開始分工協作,慢慢的學會了使用和制造工具,學會了引用火種。鉆木取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卻也不難。
遠古人類,開始拓荒,學會了建造房子和播撒種子,這樣才有了進化,有了發展,形成了人類的雛形。
在之前,早期的古猿便分為兩種,一種是喜歡思考的,他們經過適應和發展成為了人。而另一部分則是不想去思考,不懂得運用,它們還是過著猿的生活,變成了猴子和黑猩猩。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從來,自然界都是相對公平的,優勝劣汰的法則,從來都是真理,不思考不進步,就永遠只能生活在食物鏈的最底端,只有思考了進步了才可以順著命運的軌跡,向前發展。不努力的人,不思進取的人,永遠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相反,那些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的人,才能扼住命運的咽喉,抵達花開的彼岸。
終于,文字開始出現。
不過,最開始的文字,象形但又復雜。
每一個部落,使用的文字,又完全不一樣。
又經過千余年的爭斗,沿著一條長長的大河,各部落開始漸漸統一。
古時候,取水困難,逐水而居,正是最好的居住之處。
直到一位賢者的出現,終于開始將各部落的文字,搜集整理,造出了更為簡易的文字。
這一夜,天血雨,鬼神哭。
文字的確定,注定了人類的崛起。
以后的萬物,皆是予取予求。
我花開后百花殺,其余萬物,從此再也不能和人類相提并論,人類終將漸漸成為食物鏈頂端的族群。
即便人類的身軀,遠遠不如其中的一些食肉動物。
文字的出現,照耀了人類的每一個明天,文明已經開始生根發芽。
人類在不斷的爭斗中,所積累的經驗,以及積累的技術,開始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了下來,并逐漸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