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野獸的爭斗,人類漸漸以依靠武器,又通過數人到數十人的協作配合,開始占據上風。
野獸再也不能威脅到人類族群的生存,文明開始漸漸向前發展。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人發現將自己采集到的食物中的一些部分埋在土中,就可以長出更多的同種類的食物。
就這樣,農業出現了。其后,又開始馴養豬牛羊等食草動物。
在有了農業之后,部落的人民漸漸不再為自己能否吃飽而擔憂,因而一些喜愛思考和創造的人,開始生產出了更多有利于農業發展的工具,使得農業更加繁榮。
后來,人心不足,權力開始出現。
與此同時,由于人們不再為了食物而發愁,因此,便將目光轉向了部落之間的土地大小,就這樣,各個部落之間,不停地產生戰爭。
戰爭的出現,戰俘隨之產生。正好,自己的部落,需要有人來種地,有人來干活。那么,干脆留下這些俘虜的性命,讓他們在部落里面,當成一種種地和干活的工具。就這樣,奴隸出現了,隨之,奴隸制度也開始出現了。
然而,在奴隸制度出現的數百甚至上千年后,社卻在不斷的發展。
冶鐵技術的提高,使得更多能夠提高生產效率的農業工具產生并普及。
然而,這些工具卻并不受到那些奴隸主的喜愛。因為,他們本來就有奴隸為自己種地,想要提高生產效率,無非是多排幾個奴隸。
這便是既得利益者和后來革新者的矛盾,難以調和的矛盾。
一旦使用了這些鐵制的工具,奴隸們省事了,輕松了,但這并非是奴隸主所愿意看到的。
再后來,即使是勞動人數的增加,也根本無法彌補科技的落后。漸漸的,一些故步自封的部落被那些思想先進的部落吞并消滅,奴隸主與奴隸這一社會關系也漸漸變成了地主與農民這一社會關系了。
至此,奴隸制度消失,封建制度出現。
接下來的數千年時間,朝代更替,從新朝開始的強盛,到后來精英的固化,太平盛世雖令人向往,卻又埋下了陰云。
隨著太平盛世,人口激增,天地通過調節溫度等等手段,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和食物,爭斗也就開始了。
如此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每一朝代,皆未超過三百年。
可是,時代總是向前發展,漸漸的,之前相對先進的制度和技術,總會有落后的一天,會被時間所淘汰。
封建王朝的產生,也是歷史發展的一個結果,優勝劣汰下的必然結果。無可質疑,這對于當時的生產力來說,也是適合,并且具有優越性。
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封建王朝也漸漸顯露出了它的不足,畢竟,隨著時間的發展,任何適合的東西,都將變得不再適合。
封建王朝的經濟,其根基便是農業。因此,每一個封建王朝,都將農民作為了僅次于士人的一個階級,而尤其地排斥工商業,認為商人就是一群不務正業的會擾亂王朝根基的害蟲蛀蟲。
因此每一個封建王朝,對于商人的壓制,也就分外的強烈,不準商人坐馬車,不準穿材質好的衣衫,在各個方面,皆對商人進行打壓。抑商重農,在生產力并不發達的時候,當然要分出很大的一部分的人,去從事農業生產。
當然,時間的輪子,總是向前進的,工業文明終究向前發展。
由于技術的進步,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間段的標志。從改良蒸汽機開始,一系列的技術革新,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
之后數百年,科技開始發揮主導,原有的舊秩序被顛……覆。
因為機器的出現,生產組織形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制取代了原來的手工工場。城市化開始出現,人口涌向城市。人類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皆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新的社會問題開始產生,貧富分化,人口膨脹,住房擁擠,污染等等弊端。不過,整個世界,始終在前進,生產力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