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們吵的口干舌燥,仿佛身處菜市口,這才想起來他們的皇帝陛下坐在龍椅上,也醒悟了他們是在朝堂之上。
“哦。”咸豐帝回過神來,看向了朝臣說道:“朕以為你們還要再吵一會呢。”
朝臣們有的羞愧,有的面無表情,有的在心里嗤笑。
要不是之前有搞來白馬神槍的功勞,還和‘外國神秘商人’建立了單線聯系,那說不得這些朝臣之中,就有人想要造反了。
一個皇帝的權力和國力成正比,如今清廷衰敗,每天都處在擔心大明帝國揮師北上的過程中,自然是沒多少威信了。
不過清廷的中央集權做的很好,咸豐帝也不甘心有人架空他,在清廷,他也是歷史上最后一個有‘一言堂’權力的皇帝。
“朕有些乏了,這些事情明日再議吧。”咸豐帝擺了擺手,說道:“你們幾個留一下,一會要商議和西方諸國會談的事情。”
群臣也不意外,因為很多事情都不是幾天時間能夠吵出結果的,清廷的效率一如既往的底下。而對于咸豐帝口中的多國會談,也是有人期待成功,有人認為不可能成功。
退朝之后,被咸豐帝點名的重臣就去了一個議事廳。
已經被贖回來一年時間的曾格林沁,雖然此時是軍機大臣的重要職務,但在剛才的朝會中卻一言不發。
并不是他羞愧于被俘虜的經歷,也不是羞愧于推薦給咸豐的人才,竟然成為了反清復明的敵人,而且是非常成功的敵人。
擁有咸豐帝‘絕對信任’的他,在清廷依然擁有至高無上的權柄,比他被俘獲之前的權柄還要高。
之所以不說話,也只是因為說不說都沒有任何意義,他已經看清楚了,在如今的局勢下,清廷只是也必須是咸豐帝的一言堂。
“陛下怎么看?”
僧格林沁在咸豐帝進來的時候問安,之后就問了出來,說道:“流民流向大明,以及軍心渙散,八旗軍、綠營、勇營三方矛盾日益深重,軍餉支出已經無以為繼這些事情……確實需要解決了。”
咸豐帝想著安妮每半個月的時間,就趁著夜色飛過來傳信的內容,干咳了一聲之后說道:“流民不可殺,朕不想民心也和軍心一樣渙散,先維持現狀吧。至于軍隊……朕想要裁軍,你們有什么想法?”
幾名重臣開始討論了起來,相比于朝堂上的吵架,這里的討論要更認真一些,也都是言之有物。
討論結束之后,僧格林沁說道:“大明現在有正規軍二十萬人,他們現在的人口雖然已經不少,但一直沒有擴軍,應當是國庫空虛,養不起更多大軍的原因。而大明雖然已經占據了長江以南的所有地區,可很多地方還需要駐兵屯守……臣認為,他們要揮師北上的話,只有石達開的先鋒軍、左宗棠的平北軍,以及可能會重新集結的狀元軍,總計十六萬大軍。”
“而以臣對趙無極的了解,他必然會選擇御駕親征,想要直取京城。”僧格林沁說道:“那個時候,咱們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和他正面開戰,雖然百萬大軍看起來很多,但因為咱們是防守方,他們是進攻方,很難及時確定他們的行軍路線然后進行防守,百萬大軍的調動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裁軍之后留下精銳就很有必要了。而另一個辦法,就是趁著趙無極御駕親征的時候,直接發起全面進攻,斷了趙無極的后路,再前后夾擊。”
咸豐帝略微沉吟,問道:“你們覺得,就算是趙無極御駕親征出來了,八旗軍、綠營、勇營,一百多萬大軍,又需要投入多少才能夠在攔住趙無極的同時,又攻占大明呢?”
僧格林沁等人沉默了。
半晌之后僧格林沁才說道:“大明軍心勝于我方,守城又有民心和地利之便,要是趙無極揮師北上的時候選擇時機,更會有天時之利,所以臣建議,裁軍,然后以精銳對精銳,一戰而勝則天下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