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有些地方有拜古樹為干媽的習俗,高小君倒是沒見過,但這邊似乎有許多這種習俗。
繞了一圈,走到了低矮一點的樹枝旁邊,見那樹枝上,密密麻麻地掛著紅綢子、紅絲線,還有紅絲線拴著的木牌子子。
此時,正巧敖孿的視頻電話打了進來,高小君正好讓他看一看這顆古樹。
敖孿果然慧眼如炬:“這顆古樹肯定不只百年,我保守估計,三千年歷史肯定有了,狀況很好,沒有雷擊痕跡,也沒有蛀蟲。”
樊美美忙說:“我們村里出了錢安裝了避雷的設備,還每年請人除蟲。”
一聽說這顆老樹竟然有三千年了,樊美美就驚動的手指發抖。
這么說,它商周時期就在了,那肯定不能砍了,超過一百年的都算是古樹,都是必須要保護起來的。
“樊通肯定是看不出了這棵古樹的價值!”樊美美又氣又恨。
高小君把攝像頭對準那紅色的一片綢子紅線,問:“敖總,你看這是什么?”
敖孿忙于寫論文,沒時間陪她過來,可還是用視頻解答了她的疑問。
“許多地方都有給古樹掛紅的習俗,一來,是祈福祝愿,家里有人要考試,有人要升遷,要生孩子,就來掛個紅,跟去廟里燒香是同一個道理。”
“第二,是一種對于古樹的崇拜,華夏人族對于壽命長的東西都有崇拜和敬畏心理,壽命長的烏龜和樹,都會莫名地得到人們的祭拜,這也表現出了一種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情感。”
“像這種千年的古樹,人們會將之神化,為了防止古樹之中成精的樹神離開,他們會掛紅綢子,試圖留住樹上的神靈,也會讓孩童拜古樹為干媽,讓古樹保佑孩童健康長大。”
原來如此。
果然是我敖總。
“那你趕緊去寫論文吧。”
掛了電話,高小君隨著樊美美往外走去,在古樹旁邊十幾米的地方,有一處小小的一個山神廟,背靠著古樹。
走進去一看,里面供奉著山神、龍王、馬王,還有城隍、五通、游路將軍等。
既然是進了廟,高小君還是還是拜了拜。
雖然上面的好多神像,她都不認識,只覺得可能是經費有限,把龍王弄得有點丑。
如果敖孿在這里,肯定會給她一一介紹的。
樊美美倒是主動地給她介紹了。
“這是山神,這是龍王,這是城隍老爺,這是施不全施公,施公生前是管漕運的清官,我們這邊臨江,許多廟都會供奉他。”
又介紹一個神圣慈祥的女神像:“這個人是我家的老祖宗樊仙君,我也不知道是哪一代的先人,聽說是修道多年就成仙了,我出生的時候,她就一直被供在山神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