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這個偏心眼的死老頭,同樣都是他兒子,永和皇帝在我們家則璧面前,這樣維護言則璜。到了我們家則璧這邊卻不管不問,任由別人對他冷眼嘲笑羞辱擠兌……
想到這,我氣惱的瞪向永和皇帝,如此欺負我的男人,當真是豈有此理。
好巧不巧,幾乎同一時間,永和皇帝竟突然看向我……
我憤怒的目光正巧跟他對個正著,時間太緊蹙,我還沒來得及調整神色,只見他抬了抬半邊眉,瞥了我一眼,低頭喝茶看向別處。
這一閃而過的微表情,看的我一怔,這挑著半邊眉看人的模樣好眼熟啊,不自覺的心下一跳,剛才那一眼一挑,同言則璧心中不快時的模樣簡直如出一轍。
真是親父子,像的邪乎。
我連忙低垂下睫,恪守有理的規矩坐好,再不敢亂看。
半晌后我聽見一個青年男子清朗的聲音響起:“大遼陛下,前陣子聽聞您身體抱恙,現在可是無礙了?”
我偷偷抬眼望去,問話的青年男子,正是首座四個小臺桌中,唯一我不認識的那桌人,其中的一個。
永和皇帝笑道:“有勞無雙王爺記掛,朕的身體已無恙。”
在這四國里,唯一能稱得上無雙王爺的,只有鴻國的親王殿下,無雙王爺鴻睿宸?
只見那男子果然豐神俊朗,器宇不凡。他旁邊坐著一個年邁的老者,身后跪坐著兩個青年,看面相就知道那兩個青年應該是那老者的血親。因為那兩個青年的容貌同那老者非常相像。
我心頭一跳,鴻睿宸有兩員心腹大將,均是鴻國丞相的愛子。
分別是長子蕭允謙,同次子蕭予安,這兩個人各有千秋,各有所長。
蕭予安是興國天下的權謀之臣。后書曾譜:言則璧收復了鴻國后,他曾經帶領刑部四十余人修訂四國統一刑罰制度,這個蕭予安,乃是個治國的大才。
而長子蕭允謙更是不得了,曾經率領鴻國十五萬輕騎軍,大破言則璧手下大將魏奉先的二十萬霸王軍,因此成就了赫赫有名的鴻國邊境反圍剿之戰。
這一戰因為蕭允謙的存在,我大遼死了近七萬將士,堪稱史上最慘烈一仗,而魏奉先也是死于這一仗。
后蕭允謙因被鴻國權謀之臣記恨,在朝內被暗害,以至于蕭家全家上下五十余口全部滅門屠殺,只逃出來一個蕭予安。
這也就是為何,最后蕭予安被言則璧啟用的緣由。
想來也是,若不是絕對的滅族之恨,板上釘丁的叛國之臣,任由你再有才華,多疑狠辣的言則璧絕不可能啟用敵國之才。
想到這,我望向言則璧,嘆了口氣,這就是言則璧,他是個‘多疑之性’蓋過‘惜才之心’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