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琢磨著等以后新的系統出來了再繼續擼,而且自己也不能真的靠微軟發家致富吧。
有這時間還不如研究一下基因技術延長自己的壽命,或者給自己來一支完美男神進化藥劑,一針下去八塊腹肌就出來的那種。
打開了圖書館,王晨伸手一點很快屏幕中間就出現了一本黑色的書籍,上面還畫著各種簡約的藍色線條。
《虛擬成像技術與誘導粉末的研制方案》
這也算是未來地球的一種虛擬技術,雖然存在的時間較短但難度系數不大很適合王晨上手。
這項技術又被叫做《誘導形穩固成像技術》是完全區別于現在主流技術的另一條路子。
通過王晨最近在網上的了解,地球的裸眼3D技術其實已經來到了初期階段,能夠通過反光來實現裸眼成像的效果。
但這種技術也有著很大的局限,首先無法便捷的移動,二來體積很大,多套配合容易出現誤差和重疊,調試十分的繁瑣,效果也就那樣。
想要在空氣中呈現復雜且立體感很強的畫面是目前藍星所有研究這方面技術的公司最大的難題。
不管是通過加裝反光鏡又或者是投影膜之類的效果沒加上去多少不說成本和體積還變大了。
而現在王晨要用的卻是另一個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設計一個新的設備,通過一種從礦物中混合提取出的粉末把常規照射的光線改為另一種不可見的特殊光源。
這種光源無法被直接觀測,與其說它是一種光其實更像是一種波長,這種波長擁有極好的記錄性可以將原本光源所攜帶的信息近乎無損的復制下來。
然后在發射過程中和空氣產生特殊反應后就會將記錄的畫面重新完整的播放出來。
這項技術的思路和靈感來至于海市蜃樓,不過最終呈現出來的畫面要遠比海市蜃樓要清晰明確的多。
設備的唯一難點就在于這種特殊粉末的混合以及這種不可見光波的編輯。
技術已經在王晨的腦子里了,選擇這項技術也是看重它實用性很廣的原因,不管是民用還是軍用方面都有很大的擴展空間。
除了可以快速給自己積累原始資本以外也可以加強自己的政治背景。
畢竟一個好的技術造的出來很重要收的住更重要。
這可是一塊新鮮的還沒有被人動過的蛋糕,想吃大頭有些東西就得提前布局。
王晨之前從微軟那里弄來的一千多萬美刀已經全部砸進自己的地下室了,三百多平的地下室此時已經被塞得滿滿當當,各種所需要用到的材料設備基本到齊。
這剛到的兩百多萬正好可以補充最后的材料,包括一些在網上定制的模板都快到了結清尾款的時候了。
甚至王晨還在樓上搭建了一個小型的服務器用于提高自己的研究效率。
畢竟除了設備還需要配套的軟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