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網上戲稱,說這幾天去逛商店,一堆汽車在自己頭頂飛來飛去,不知道的還以為反重力設備出來了。
不過國內車廠的發力加上前段時間官方的宣傳,很多人已經嗅到了上頭改革的決心。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國內的汽車市場,不管是別摸我,還是愛漏油,只要是傳統能源汽車銷量都幾乎是斷崖般下滑。
有BYD長安率先放出的宣傳片中,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節能一項被重點放大。
尤其是和傳統能源汽車的百公里耗油做了對比,一個月下來光是節約的油錢都夠吃幾頓大餐。
民眾又不傻,很多人不想買車的原因除了貴以外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油錢上。
很多人買了車一般情況下上班還是會乘坐輕軌,問題不就是在這上面。
靠著這些宣傳,不少原本有買車打算的人都捂住了錢袋子打算再觀望一段時間,畢竟車可是大件,要用很多年的。
銷售下滑倒是沒對國內的車廠造成多大的影響,反正國內的都已經和咸魚科技簽下了合同,相關的研究也都在進行著,無非就是虧一點打不了后續在賺回來。
而在國外,不少車廠已經快坐不住了,就拿別摸我來說,在國內的份額雖然一直在下滑但比例可不算低。
種花家又是全球最大的消費中心之一,這銷量斷的這么厲害哪能穩得住。
在進行了一系列的市場調研后,確定果然是晶體電池的緣故后也有些麻瓜了。
要說他們沒接觸過咸魚科技那肯定是扯淡,早在歐美半導體行業解除封鎖后他們就以及多次和咸魚科技進行了商談。
然而得到的結果卻是咸魚科技以產量不足為由無法提供貨源。
行吧,他們也清楚咸魚科技不是在有意為難他們,畢竟他們的產能是真的不夠,但問題就在于你產能不夠我們要遭殃了啊現在。
除非封鎖對種花家的貿易路線,不然在國際貿易這個大環境下要不了多久這些種花家的車廠就會開始蠶食他們的本土份額。
尤其是BYD這種在歐美地區本就有起勢的跡象,只是被他們聯手壓制在底端領域動彈不得。
現在好了,能源改革,新的時代下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落后就要挨打,作為老廠他們可比誰都懂這個道理。
但咸魚科技又供不了貨,最遲也要到今年年底才能對外供應,這就很傷了。
就在這些老牌車廠琢磨怎么解決這個難題的時候,一個突然的消息炸的他們觸不及防。
蘋果在三月十八日正式對外宣布,將在七月發布首款蘋果汽車,同樣將搭載晶體電池提供強大的續航能力。
這....蘋果要進入汽車市場他們都知道的,但誰也不清楚這丫的從咸魚科技那里拿到供貨了啊。
尼瑪,現在大家還在慶幸咸魚科技的供貨能力只能勉強維持本土市場,他們這些海外市場還能緩緩。
接結果這才沒兩天自家后院就著火了。
狗日的蘋果不講武德!還有縣域科技,你們不是他娘的沒有存活了嗎?蘋果的貨源哪來的?這件事不給我們一個解釋我們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