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真的落伍了,臺上的這些作家名字,張昀是一個都沒聽過。幸好后面的同學在積極給旁邊的人科普,張昀也順便弄清楚了。
最左邊,最靠近主持人的,是剛剛發布了新書《冷酷的我》的當紅作家落雨;在他旁邊的,則是青春文學雜志《百草匯》的簽約作家年年;往后依次,寫過《我們的青春》的青澀柿子、寫過《風吹過憂傷》的白雪……
這些作家,基本上都是和落雨走的一個路子。他們的書很少會一本書寫一整個長篇故事,而是數個中篇故事合在一起,組成一個所謂“故事集”。
這些故事呢,在書店或者網上,標簽是“青春文學”,但事實上,與青春文學半點沾不到關系。
啥是青春文學?
張昀其實也不懂,大概就是寫青春里的快樂、悲傷和遺憾?
郭敬明應該算青春文學——他寫的那玩意兒,雖然確實挺矯揉做作的,但至少還有點故事性,講的也是歪掉的青春,能讓人“讀進去”。
而像落雨這種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拼湊而成的書,大概可以叫……兒童文學?
哦對不起,有些侮辱兒童文學了。
就算是暢銷書吧!
賣的很好,但除此之外好像再也沒啥了的讀物。
“好,大家都到齊了,那我們就正式開始今天的座談會。首先呢,我要向大家介紹一下本次座談會邀請到的嘉賓。落雨老師……”主持人是個美女,是學院的學生,也是個老主持人了,主持座談會并不算緊張。
在主持人的介紹下,落雨等作家一一起身,向在場聽眾打招呼。
介紹完畢后,座談會便正式開始。
其實在張昀看來,這場座談會也沒什么可談的,或者說沒什么意義。這幫人也沒怎么討論,大多數時間就是先扔出一個諸如人生、夢想之類的話題,然后每個人說一下自己的理解,講一下自己的故事,最后互相恭維一下……等等等等,類似的話術。
比如落雨就是這么說的:“其實我覺得呢,白雪說的話很有道理,人生確實是一段孤獨的旅程。我平時不寫作時,就會一個人背上背包,去各地旅游。之前我去麗城,曾經碰到過一個在酒吧賣酒的女孩,當然是那種正經的女孩啊。我看她很辛苦,但好像很享受,就請她喝了一杯酒……我的新書中有一個故事,名字叫《向往》,就是從那個女孩的身上獲得的靈感……”
“你信他在麗城碰到了一個正經賣酒的女孩嗎?”聽完落雨講的故事,張昀回頭問易學斌。
“那我寧可相信林鎮遠不是處男。”易學斌呵呵說道。
張昀登時詫異地看了眼林鎮遠。
林鎮遠假裝什么都沒聽見。
一段有趣的經歷,碰到一個有趣的人,在對方身上獲得奇妙的故事……
人生要真這么美好,那該有多美好。
然而真實情況是,每一個在麗城遇到賣酒女孩的人,都要為自己的艷遇付出金錢的代價。
不管張昀和易學斌怎么想,座談會一直都很其樂融融,在場的學生們也很多次被那些有趣的故事和奇妙的人感動,給予掌聲笑聲驚呼聲。
就在這種其樂融融的氣氛中,座談會終于走到了尾聲。
接下來,就是現場提問環節。
“終于結束了。我為什么要來承受這種折磨?能不能說點兒干貨?”易學斌的表情相當之痛苦,真正寫故事的人聽著一群為了寫故事而寫故事的人討論經驗,那確實是一種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