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風聲》這部電影,許多人都知道,而且,都會覺得這是一部難得的經典諜戰片。
里面還帶著很強的推理。
但要說到小說,其實很多人沒有讀明白。
這真的不怪讀者,不是讀者水平的問題,而是作者麥嘉,就是給讀者們設計了一個陷阱。
簡單而言,這部小說并沒有講出真相,或者說,是完全的真相。
在小說里,老鬼最終揭秘,是李寧玉。
而且,她也確確實實的動用了好多手段,將情報傳遞出去。
最為厲害的是她畫給自己孩子的那副畫,那畫里面,草的高度是不盡相同的。
對,是摩斯密碼。
李寧玉犧牲了,但她完成了任務。
可是,這就是全部的真相嗎?
當然不是。
如果這就是真相,那么,小說就應該結束才對。
其實《風聲》這部小說并不長,有些個地方寫的是很簡單很省略的。
比如在開頭,完全就是惜墨如金。
可在李寧玉犧牲,老鬼真相大白之后,也就是小說中,來到了現在。
作家去了一趟臺灣,他見到了顧曉夢。
是不是很奇怪?
為什么還要有這么一段呢?
顧曉夢已經是個老太太了,她完全沒有了當年的那種風姿。
作者跟顧曉夢進行了一番‘采訪’,當然了,小說里是以記者的身份來做出場的,不然,直接說作者,太扯淡了。
關于當年‘抓老鬼’這件事,記者有些個問題始終過不去,他問了顧曉夢。
顧曉夢這個老太太如何回答的呢?
反正,也沒有給出非常準確的回答。
就這樣。
那么,這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顧曉夢的說法,她跟李寧玉之間本來情同姐妹,可是有些事情又說不通。
所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最關鍵的還是那個問題,為什么還要寫這一段呢?
這才是這部小說最有趣,也是最難懂,最給讀者挖坑的地方。
許多讀者沒有看明白,真的不是讀者的問題,是這個作者太‘壞’,沒把一切給說清楚。
其實,只要我們仔細想一下就能明白。
李寧玉是老鬼,顧曉夢也是。
當年李寧玉掩護的人里面,就有顧曉夢一個。
直到后來,臺灣的顧曉夢垂垂老矣,她已經不想多談當年的事情,她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風聲》這部小說,可以說是一部設計非常精巧的小說,讓人費解,又十分的有趣。
只是在改編成電影后,有些事情得更清楚一些。
王譽對這些,自然就很懂,他也知道在自己的那個時空里,《風聲》上映之后有許多種解讀。
有說電影把原作改了的,有說沒看懂的。
反正不管如何……嗯,王譽現在到了東北大連。
這個城市真的不是山東的,真不是。
好吧,也得承認,確實近一些。
《闖關東》里面,那走水路要比走陸路快的多了。
現在是盛夏,這樣的時節,這座城市還是很好玩的。
沙灘,海鮮……嗯,一下子就快進到吃上了。
王譽這貨現在也就這樣了,不過,他想的更多的,還是李兵兵。
她到底想跟自己說什么呢?
王譽不可能不想到小雪。
人家姐姐找上門來,自己能怎么說呢?
一時之間,好像沒什么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