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簽一下字,一千塊就到手了,我家可不止五畝。”
“嘿嘿,很快就輪到我了,好激動!”
“好多錢啊,這樣下去,過不了幾年,我家都能蓋新房了。”
目睹這第一家成功簽了合同,還領了第一年的包地錢,原本還對王振家肯出那么多錢包地的眾多羅家灣村民有所懷疑的村民頓時放下心來,紛紛小聲的討論起來。
“下一家!”
羅毛下去以后,王五爺開始叫下一個排隊的人。
等到他上來提后,王五爺同樣解釋一遍,在對照了地的數量以后,開始讓他查看合同簽字,
很快,合同簽完。
王亮和王爹,則負責開始發放第一年的包地錢。
就這樣。
轉眼間第二家結束,輪到了第三家。
第四家,
第五家,
第六家。
剛開始的時候還慢,多數的村名都會看一下合同,到了后面,那些急著領錢的村民看都懶得看了,直接就簽了合同。
當然。
合同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在眾多村民之中,也有不少的村民不要錢,要的糧食。
原因就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需要吃糧食。
這樣的人家,在羅家灣還不少。
不同的是,老人和小孩多的,他們選擇的是所有地全部都要糧食。
老人和小孩少的,則選擇的部分地要糧食,部分地要錢。
這些合同,王振都是準備好的。
同樣是只需要簽字,寫數量就可以搞定。
因此,整個過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快,一上午就搞定了。
“鄉親們,趁著大家都沒有離去,我還有一件可以讓大家賺錢的事情要宣布,那就是在公路邊有蓮菜池的人家,恭喜你們了,我準備把你們的蓮菜池也包起來。”
“錢不多,一年五十,我同樣承包二十九年,如果大家沒有意見的話,就過來找我簽字領錢。”
眼看著最后幾家就要簽完,王振看著眾多看熱鬧不舍的離開的村民,再次大聲的宣布到。
這可是他農場計劃的一部分,他可不會忘記。
“太好了,我家路邊的蓮菜池早就荒廢了,沒想到還可以換錢,還是一年五十。”
“嗚嗚,為什么我當年不再路邊包一段蓮菜池,這可是一千五百塊。”
“哈哈哈,沒想到蓮菜池還可以賺錢,太好了。”
“一年五十,二十九年一千四百五,不少了。”
“又賺了半畝地的錢,太好了。”
聽到王振的話,一時間還沒有離開,公路邊還有蓮菜池的村民,紛紛忍不住高興的叫出聲來。
要知道,他們在溝邊挖蓮菜池,那可是為了自己吃。
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是不管不顧的。
這種情況,產量自然不高。
就像是王家一樣,僅僅夠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