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
第二天依舊是按照昨天的安排進行的。
王陣和小奇依舊負責指揮五個挖機師傅挖溝。
趙樂,趙旺,趙乾,負責跟著王爹,開著兩臺新買的大拖拉機去郭桃園挖陳刺樹。
五爺,五姑父,趙嶺,趙根,負責開著新買的兩臺大拖拉機,去別的村莊挖桃樹。
表爺,表奶,兩個表哥,表姐依舊負責帶領召來的村民挖樹坑,
“兩位姑姑則負責接待今天送磚頭,送石灰,送水泥的的人。”
而閑下來的大姑父和小姑父,則帶著一臺拖拉機,以及抽水機來到河邊抽水澆樹。
這一次,來挖樹坑的人更多了。
昨天沒來的村民,不少都自發的跑來了。
有不少都是五六十歲的年齡了。
對此,王振是來者不拒。
實際上,也沒辦法拒絕。
因為越是老人,就越是倔強。
就算是他們挖的不多,一天幾十塊還是能夠賺到的。
這已經足夠他們改善生活,買菜買肉了。
“表爺,表奶,麻煩你們多跑跑了,注意一下那些老人,別讓他們累壞了。”
看到今天挖樹的人那么多,管不了的王振,只能讓負責管理的表爺,表奶多注意了。
“嗯,放心,王振,我們會注意的。”
聽到王振的提醒,趙樂的爸媽同意的點了點頭,開始安排那些人挖樹坑。
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少的小麥都被挖掉了,王振并沒有因此心疼。
因為他知道,那損失的知識一小部分而已。
一個人一天一畝地不難。
十個人就是十畝。
一百個人就是一百畝。
雖然想象與現實有點差距,但是也相差無幾。
挖桃樹坑的都是婦女。
村里面的男人們,依舊是負責挖陳刺的土坑。
位置,這一次已經是南邊了。
一米一個坑,幾十個人,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挖到大河邊。
到時候,農場南北兩面就徹底圍起來了。
接下來,只要護地河挖好。
然后,在河邊地里種上一排陳刺,加上大河的天險,足夠形成一個長方形的封閉農莊。
村民們忙著。
王振看了一圈,并沒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以后,便提著一袋子陳刺蛋出發了。
他的目標是補種昨天種下的那些陳刺的間隙。
這一點,對他來說很容易。
只需要用木之力催生那些陳刺的種子,便可以搞定。
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只見他所到之處,那大的陳刺樹與陳刺樹之間,無數的小陳刺長了出來,展現出勃勃生機。
而且,不僅是小陳刺。
在補種的過程中,如果王振發現移栽的大陳刺走奄巴的痕跡,也會用木之力幫其扎一下根,穩定一下。
這個過程,他的精神力很快就被消耗空了。
不過,不要緊。
附近的路邊溝里,生長了很多的野樹。
王振去擼一圈回來,精神就恢復了。
也就在此時,他發現了一種可以媲美陳刺當圍墻的好東西。
那就是枸杞樹。
這東西,喜歡生長被背陰地。
因此,路邊很多。
即使是冬天,上面也掛著一串串紅色的枸杞。
“陳刺樹再好,在生長的過程中,下面也會留下縫隙,正好,干脆在陳刺樹的下面,栽種一排枸杞。”
“到時候,陳刺樹正好給枸杞遮陰,結的果子,還可以采摘泡茶,完美。”
發現枸杞的存在,王振幾乎在瞬間,就想到了這個主意。
于是,他也顧不得多想,開始采摘枸杞種子。
這一采,就是一小袋。
要不是枸杞樹上面太多刺,他還可以采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