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幾百萬?
想到這個數字,王家人都有種做夢的感覺。
曾幾何時,他們忙碌了一年,辛辛苦苦伺候了那幾畝地,一年下來,除了種子和化肥錢,一畝地也不過賺千把塊。
可是現在那?
只不過地的數量增加了幾千倍而已。
沒想到收入也跟著增加到了原來的幾千倍。
縱使在這個過程中,成本也跟著增加了。
可是,不管怎么算起來,都是大賺特賺了。
“好了,好了,大家回神了,小麥還沒有收完,今年還沒有過去,我剛剛說的收入預計,多少都與現實有點差別。”
“對了,爹,你們負責的那些不能用收割機收割的麥地收割的怎么樣了?”
看到自己說完,家人們都變的楞楞的,王振趕緊轉移話題朝著王爹問到,
錢而已,超過了平時的使用額度,那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這也是為什么有錢人熱衷于理財的原因。
“已經收完了,村民們這兩天工作的錢也給了他們,只是因為只有一臺脫粒機的原因,脫粒的速度暫時跟不上收貨的速度,導致麥場現在堆積了大量的小麥。”
聽到兒子問自己這個問題,回過神來的王爹笑著說到。
此時他也想明白了。
的確,就像他兒子說的那樣,麥子都沒有收完那,沒必要想那么多。
“嗯,這個事情很好解決,這不大姑父他們不是已經閑下來了嗎,明天讓他們去找村民問問,看看誰加油脫粒機的,借過來用一下。”
聽到王爹的話,王振笑著給了解決方案。
“好,明天我們去問問。”
聽到王振提到他們,大姑夫他們同意的點了點頭,準備明天就按照王振說的辦。
現在,他們已經徹底信服王振的想法了。
畢竟,事實勝于雄辯。
王振用數據告訴了他們,當初的年入百萬,并不是說說而已。
閑聊結束。
王振一問大家都沒有事了,便讓大家早點休息。
畢竟,明天他們都還要忙,
早點休息,明天才能夠更好的工作。
一夜無話。
第二天,伴隨著公雞的喔喔喔,王家人紛紛起床了。
做飯的做飯,洗刷的洗刷,準備東西的準備東西。
等到吃完飯,人一到齊,所有人都出發了。
趙樂他們依舊是按照昨天安排的那樣,兩個人跟一輛收割機。
而這邊,本來負責跟著村民拉收割麥子的大姑父他們,因為田里的麥子已經收割干凈,開始按照王振昨天說的那樣,從村里借脫粒機,
反正不管他們怎么操作,還真借來了,三個脫粒機一起運行,打麥的速度頓時增加了好多。
唯一可能不好的就是,王大姑他們跟著受臟,受累了一點。
不過,也就這幾天,怎么也要堅持一下。
畢竟,農民掙的就是這個錢。
過了以后,就是真正收獲的時刻。
脫粒機在脫粒,收割機在收割。
游客依舊準時而來,自己玩自己的,并沒有受到收割的影響。
就算是影響,也是影響田里的那些兔子和鵪鶉和野雞。
這三種東西,最喜歡在麥田做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