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牛,牛拉磨。
隨著游客們炫耀的說說和群消息發出去,一時間又引起了部分游客的向往。
問訊的,嚷著要來玩的,就像是雨后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不過,那都是后事。
看到游客們玩的那么開心,還有事的王振把教導游客的任務交給趙倩和趙巧以后,便朝著大河的草原走去。
南河屬于北方。
因此,到了冬天,會有幾個月的寒冷期。
那個時候,萬物蕭條,除了少數的耐寒植物之外,多數的植物都會進入地下的潛伏期。
因此,到了那個時候,多數的大型食草動物,都只能吃提前準備的干草料。
這些草料,可以是麥稈,也可以是花生葉。
營養價值雖然少,但是卻可以讓食草動物順利的度過寒冬期。
可是,那是多數人無奈的選擇。
而這多數人,并不包括王振。
因為他在的想法之中,他早就規劃好,要用干草料來代替喂食羊,牛原本的入冬食物。
這一點,其實并不難。
因為大河對面那一片草原,足足有幾十畝。
而在河這邊的沙灘上,草原雖然比河對面少,也足足有十幾畝。
這些草原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生長著一種大河特有的牧草,有點類似麥子,可以長三十厘米長,是牛羊最喜歡吃的東西。
以前,每到夏天,都會有養牛羊的人家趕著牛羊去草原放羊的同時,也會拿著鐮刀去割草,以備因為有事不能去放牧,用來應急。
不過,因為缺少儲存手段,那些收割的牧草,一般來說并不能放太久。
于是,到了冬天,養殖牛羊的村民,一般還是用麥稈,麥糠,以及花生葉作為牛羊的主要食物。
可是,王振不一樣。
他有異能。
而且木系的吸收生命力的異能,正好是可以快速的把植物變干的最好方法。
這意味著,別人無法儲存牧草的難題,對于他來說其實并不是事。
只要他想。
整個草原的牧草,都將是農場牛羊的大本營,任它們吃喝。
當然,想是這么想,還沒有試過的王振,還是準備以實驗結果說話。
這也是他為什么要來草原的原因。
來到草原,王振拿出自己準備的鐮刀,開始收割牧草。
因為牧草又厚又深,十分鐘不要的功夫,他就收割了滿滿一袋。
接下來就簡單了。
王振用袋子里面收割的牧草做了一個實驗。
生命吸取。
只見隨著他的異能開始使用,原本滿滿一袋子的牧草,瞬間開始萎縮,最后變成了小半袋淺綠色的干牧草。
而后,王振再把從剛剛那些牧草里面吸收的生命之力對著被收割的牧草的根部使用掉。
下一秒,只見原本被割的光禿禿的草地,瞬間又開始冒出了嫩綠的草芽。
雖然那些草芽只長到幾厘米以后,就因為剛剛剛吸取的生命之力被消耗干凈而停止了生長。
可是,這無疑是縮短了那牧草重新生長的過程,讓其即使被割了身體,也不會損傷太多。
這是循環利用。
這樣的話,才會有更多的牧草能夠收割。
“嘿嘿,看來果然可行,就是不知道這種干牧草,羊和牛愛不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