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果然就像自己想的那樣,木之力可以新鮮牧草里面的水分吸走,讓其可以更加耐放,王振開始尋思起這個問題。
濕牧草牛羊愛吃,這一點王振是知道的。
但是,干的,還是需要確認一下的。
畢竟,萬一他忙活了那么久,那牛羊卻不愛吃,那就白忙活了。
想到這里,王振并沒有繼續收割牧草,而是提著那小半袋牧草回到了農場,直奔王大姑她們所在的位置。
“咦,弟弟,你怎么又來了?還帶一個袋子,莫非是裝的什么好吃的?”
王振的到來,田玲第一個發現,遠遠的就大聲的朝著他問到。
“不是,我拿的是一些曬好的干草,準備試試羊和牛吃不吃,如果吃的話,我準備多收割一下,用作它們冬天的飼料。”
聽到田玲表姐的話,王振笑著回應出聲的同時,也來到了家畜群邊上。
“我看你是閑著了,冬天的時候,讓它們吃麥稈和花生葉不就行了?那里還需要專門給它們準備牧草?”
聽到王振的話,一旁坐著的王大姑笑罵出聲。
“對啊,王振,冬天又不是沒的東西吃,讓它們吃一些干草,再吃一些干的花生葉,沒必要專門給它們割什么牧草吧?”
王大姑說完,王小姑也跟著說到。
跟傳統的養殖不同。
作為業余的養殖戶,農民們一向都是該湊合就湊合。
春天,夏天,秋天還好。
如果有空的話,多數都會趕出來讓它們吃一些青草。
到了冬天的話,因為沒有青草,再加上雨,雪,寒冷的天氣不適合放牧,多數養殖的畜生都遭靠著儲存的麥稈和花生葉生存。
至于儲存牧草。
還真沒有。
因此,一般來說,一個冬天下來,那些畜生多數都會瘦上好幾斤。
“怎么會沒有必要那?”
“你們要知道,畜生這東西,可是吃的好長肉,吃不好長瘦?”
“冬天,可是一個養膘的好時機。”
“如果營養跟的上的話的話,一個冬天下來,它們最少也能長七八斤,十幾斤。”
“一斤那怕賣十幾塊,一頭也能多一兩百。”
“十頭那?二十頭那?三十頭那?七八十頭那?全部加起來那可不是少數。”
聽到王大姑和小姑的話,王振笑著給她們算了一次帳。
這就是農民的短視之處。
那就是不肯下本錢。
養雞如此,養豬。養牛,養羊同樣如此。
因此,在農村,那些家畜都看不到幾個胖的。
就算是最容易養胖的豬。
一年下來,也頂多一百多斤。
肥肉?
不好意思,還真沒啥。
不然的話,你以為為什么別人會覺得土豬香。
還不是因為不夠肥,導致其身上的豬肉肥瘦均勻。
這種情況,能不香嗎?
“咦,你這一說還真是。”
“可是,為什么以前就沒有人想到那?”
聽到王振這么一分析,王大姑她們恍然大悟,依舊有很多不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