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大家想不到,而是人都有惰性!”
“你要知道,多數村民家里就算沒有花生葉,但是麥稈和麥糠卻不會少。”
“可是,如果要弄牧草,那就要天天去收割,然后找地方曬干存放。”
“這種情況,誰又會那么勤快?”
“至于養殖的畜生冬天會掉肉的問題,那又有什么關系?”
“反正在村民的想法中,他們又不會冬天去賣。”
“畢竟,他們也不傻。”
“就算是賣,也會在入秋的時候,畜生們積累了一年的膘的時候賣。”
看著不解的王大姑,王振笑著解釋說到。
農民勤奮嗎?
很多人聽到這句話都會毫不猶豫的說,勤奮。
但是,作為一個農民的子弟,王振卻知道,這個答案并不準確。
因為農民的勤奮是有限的。
或許種地的時候,他們起早摸黑的確勤奮。
但是平時那?
閑著沒事的時候,有幾個會去上地除草?
家里有羊,牛的,有幾個會去割草。
屋里臟亂差的時候,有幾個會去整理?
更多的時候都是沒事睡睡覺,打打牌,去領居家串串門,聊聊天。
這已經跟勤勞占不上邊。
甚至,還不如打工的那些人。
起碼他們會天天都會去上班。
“也是,還真沒有幾個村民會那么勤快。”
聽到王振這么一說,王大姑她們一想,認同的點了點頭。
因為這是事實。
羅家灣現在已經成為了典型的例子。
因為地被王振承包了,還留在村里面的村民現在都不需要上地干活了,不少村民都整天聚集在一起吹牛,打牌。
能夠主動想著去干活,或者想辦法賺錢的村民,少的可憐,也就那么幾家。
這就是人的惰性。
并不是他們沒活可以干。
而是他們根本就懶得干,也不想干。
“來來,咩咩咩”……
說到這里,王振開始招手呼喚羊群。
下一秒,幾十頭羊齊刷刷的看向王振,進而注意到了他手中的干草。
“咩,咩,咩”……
幾個膽大山羊屁顛屁顛的跑向王振,來到他面前以后,直奔他手中的干草搶著吃起來。
一把,兩把,三把……
隨著王振拿出的干草越來越多,圍著他的山羊也越來越多。
可能是覺得他手中的干草更好吃,它們竟然連低頭就可以吃到的濕草都不吃了。
見此,王振差不多已經可以肯定干草用來作為牛羊的儲備糧食是沒有問題的了。
于是,王振告別了王大姑她們,來到餐廳拿了許多袋子以后,直奔大河繼續割草。
一袋,兩袋,三袋……
因為草原的草太多了,裝滿一袋濕草根本不用費什么事。
因此,一會的功夫,王振就割了七八袋的濕草。
不過來這一次他并沒有異能把收割的濕草吸干,而是準備帶回別墅的房頂曬干。
畢竟,就算是做干草,也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他一收割,帶回去的就是干草,別人就算是再傻,也會知道不對勁。
但是帶回去放在房頂晾曬就不同了,他完全可以在夜里別人不注意的時候,把那些濕草里面的生命力吸收。
這樣過了一夜,那怕王家人注意到了濕草一夜就曬干了,也只會以為是晚上風大,把那些草吹干了,而不會懷疑到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