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家家戶戶都不缺。
因為,用來換東西吃,他們還真不心疼。
畢竟,在農村,這個時候能夠看到的水果太少了。
桃子幾乎沒有。
甘蔗又太貴。
因此一嘗味道,村民們都紛紛忍不住購買起來,準備給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吃。
就這樣,你幾斤,我幾斤。
你一捆,我一捆。
一會的功夫,二十捆玉米桿就被聞訊趕來的村民們給買完了。
而后就是桃子。
那怕趙鐵進了幾百斤貨。
可是禁不住村民們買的多啊。
一個村莊都沒有走完,兩個小時都不到,一車都賣完了。
而此時,同樣的一幕,也在別的村莊,別的羅家灣村民的身上發生。
街上,村里,鎮上。
先嘗后買以后,一看東西那么好,那么便宜,大量的村民可都是半麻袋,成捆的把玉米桿買回家。
一會的功夫,玉米桿就脫銷了。
一會的功夫,桃子就賣光了。
于是,一時間那些羅家灣的村民也顧不得別的了,紛紛朝著王家農場趕來,開始再次進貨。
摘桃,砍玉米桿。
運輸到各大村莊售賣。
那怕一趟因為工具的大小,有的賺的多,有的賺的不多,一整天下來,賺個上百塊還是不難。
當然,這是后話。
實際上,就在村民們出發不久,游客們也跟著來了。
不過,這一次王振他們已經沒有時間招待游客了。
沒辦法,村民們買的是玉米桿。
可是玉米桿上面的玉米,可不在他們購買的范圍。
因此,他們離開的地上,大量丟棄的玉米和玉米桿的頭,就需要王振他們親自去處理了。
玉米的處理方法比較簡單,那就是直接曬干脫粒。
不用擔心玉米太嫩,提早收獲會減產。
因為早就考慮到這一點的王振,在村民們離開的時候,就已經對著被砍下來的玉米頭和玉米使用了催生的異能。
在異能的作用下,誰也不知道的情況下。
那玉米桿頭看似沒有變化,可是實際上里面殘存的生命之力,卻已經涌入了玉米棒里面,加快了其成熟和飽滿的程度。
也就是說。
玉米其實已經成熟,只是就差一個曬干的步驟。
當然,這是玉米。
至于剩下的一節玉米桿頭,也需要處理,
這東西,平時的作用,就是用來燒火,或者喂牛,偶爾村民會在沒有筷子的情況下,會弄兩節玉米桿頭上的那一節玉米花桿當筷子。
燒火,這東西王家并不缺。
筷子,這東西,就更不用說了。
至于喂牛羊,雖然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可是農場的牛羊又太少了,消耗不了多少。
因此,一番考慮,王振想到了最好的處理方法,那就是賣。
要知道,青玉米桿這東西,可是一種上等的動物飼料。
不止牛羊喜歡吃,非常多的動物同樣也喜歡吃。
可是,因為玉米桿是玉米提供營養的載體。
正常來說,如果玉米不成熟,是沒人傻的去拿玉米桿去做飼料。
而等到玉米成熟,時間又晚了。
因為那個時候,玉米已經把玉米桿里面的營養吸收干凈,玉米桿變的枯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