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和劉茫可是稀客。
因為兩個人一直忙著養牛的事情,可是一直沒時間來農場。
正好這次來了,王振就趁機問了一下養殖場的情況。
“養殖場現在可是非常好,你那玉米桿可是好東西,養的那些牛非常愛吃,長的也快。”
“對了,你不說我們差點忘記了,這次來的時候,我們給你帶了一個牛腿和一些牛排骨,你也嘗嘗養殖場養的牛味道怎么樣。”
“現在的那些牛,已經養了三個月多了,我和劉茫打算等到六月份的時候,就去賣一批試試水。”
聽到王振問養的牛,吳剛和劉茫滿臉興奮的說到。
當初意識到用農場的玉米桿養牛,可能會有非常大的利潤以后,兩個人就和王振合伙建立了這家農家田園牧業公司。
王振出牧草。
兩個人則出錢,花了三百萬把公司的框架給組建出來。
這其中,一百萬是買場地的錢。
二十萬是雇傭工人喂牛的錢和買普通的草料的錢。
一百八十萬是買牛的錢。
因為買的是大批量的,那黃牛的價格自然不高,一頭才六千左右。
一百八十萬,足足買了將近三百多頭黃牛。
事實上,也證實了他們的眼光。
這才三個月的時間,那些喂了農場玉米桿的牛,就平均增長了六十斤到七十斤的肉。
算起來,一個月二十斤以上。
一年下來,那就是將近兩百斤。
而那怕按照普通的黃牛肉二十一斤左右的價格,一頭牛一樣都能賺四千。
將近三百頭的話,一年能夠賺一百二十萬。
也就說,頂多一年,他們就能把投資的三百萬賺回來,還能夠賺一個養殖場。
當然,這只是普通的牛肉價格。
實際上,吳剛和劉茫可不準備這樣賣。
要知道,他們可是瞄準的牛肉的高端市場。
二十左右一斤的價格,根本配不上他們現在養的有機牛肉。
作為養殖者。
他們可是已經品嘗過農場的牛肉味道。
那怕是因為才養幾個月,那怕是比不上王振農場的那些家畜肉。
可是比起世面上面的那些牛肉,他們養殖場的那些牛肉,可是要好吃好幾倍。
因此,他們已經想好了,養殖場的牛肉要走高價路線。
別的不說,最少也要四十以上一斤。
如果賣不出去的話,他們寧愿自己開店,去賣熟牛肉。
“嗯,好的,你們做主就行。”
“對了,六月份的時候,麥子就要收割了。”
“而麥稈,其實也是可以用來給牛當飼料的。”
“你們看一下,當時候要不要也留給養殖場?”
聽到兩個人的打算,王振笑著問到。
農村一直都有用麥稈養牛的習慣。
不過,因為麥稈太多的原因,而夏天又是各種青草生長的季節,而顯得不起眼而已。
“要,當然要了,不要是傻子。”
“要知道,我們可是一直都害怕農場的的玉米桿不夠吃到明年玉米收獲,有了麥稈,我們就不用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