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一兩個月就賺回來了。
可是,對于老人和孩子來說,那就不同了。
他們平時要力氣沒力氣,要個頭沒個頭,想要賺錢的話,可以說是千難萬難,只能靠在家里養一下雞鴨鵝,以及豬賺一點外快。
因此,大人看不上的養豬,她們肯定會非常愿意去做的。
“嗯,是的,養豬計劃就是為了村民面的老人和孩子專門想的。”
“家人人少的話,養一頭,一年賺一千五不難。”
“家人人多的話,養兩頭,三頭,賺個三五千也不難。”
“就看那些村民勤快不勤快了,現在已經進入春天了,路邊到處都是野菜,養豬根本不用擔心沒東西喂。”
聽到王五爺猜到他的用意,王振認同的點了點頭,并沒有任何驕傲。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接濟天下。
這是老祖宗說的名言。
王振雖然并沒有那么高的覺悟,可是帶村民們致富,他還是非常愿意的。
因為他需要這樣一個大環境。
一個人富,那不叫富。
周邊的所有人都跟著富,那才真叫做富。
“唉,那我就替村民們謝謝你了,你暗中為他們做了那么多,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感恩!”
從王振的嘴里聽到肯定的回答,王五爺滿臉感激的看著王振,對村民有點怒其不爭。
因為跟王家過了一個好年不同。
王五爺家過年的時候,可沒少碰到煩心事。
村民們有妒忌王家賺錢,想要收回土地的。
有嫌棄王家給的包地錢太低的,想要提價的。
有嚷著想要回家種地,要以土地入伙的。
可以說。
隨著過年村里面的大人打工回來,一時間村里面群魔亂舞,都想著從王家多弄一點錢。
這些,王五爺都幫王振擋回去了。
收回土地?
“來來,看看合同寫的啥?”
想漲價?
“來來,看看合同寫的啥?”
想入伙?
“來來,看看合同寫的啥?”
就這樣,在王家人不知道的情況下,王五爺也不知道幫王振擋下了多少想要找事的村民。
“感謝不感謝有關系嗎?”
“反正我做了,愿不愿意跟著我賺錢,就看他們了。”
“倒是五爺您有點費心了,今年的包地錢讓您去給村民們送去,肯定遇到不少麻煩吧?”
看著頭發花白的王五爺,王振毫不在意的說完,有點心疼的問到。
包地錢是一年一給的。
第一年的時候,村民們滿臉感謝,都暗中笑話王家傻。
可是,當王家在這一年的時間,用包來的土地反賺百萬以后,村民們這才發現原來并不是王家傻,而是他們傻。
這種情況。
那些原本還同意的村民,肯定會想變卦。
因此,為了避免麻煩。
第二年的包地錢,王振并沒有親自去一家一家給村民們,而是選擇了讓王五爺去忙。
這樣的話,就可以避免的村民正面沖突,交涉,讓他們無計可施。
不然都話,一旦那些村民們胡攪蠻纏起來,王家根本沒辦法。
除非撕破臉。
可是這樣對誰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