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柳的位置,其實比朱家莊,以及羅家灣都要好。
而且,因為路線對了。
那怕因為步子小了,依舊在持續發展。
不過,相比于高速發展的羅家灣來說,此時的崗柳無疑就有點慢了。
“原來還可以這樣?”
聽到王振這么一說,姨爺和崗柳村村支書頓時雙眼一亮,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號召村民擴大養鵝他們想過。
號召村民把小麥全部改種水稻他們也想過。
可是,兩個人還真沒有想到,養殖,種植的同時,竟然還可以發展游客,走品牌的路線,
直到現在聽到王振一說,他們這才有了這個概念,感覺請王振過來請對了。
“對啊,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王振,如果你不說,有些地方我們還真沒有想到!”
崗柳村的村支書話音剛落,姨爺也跟著感嘆出聲。
認可了王振的提議。
接下來就是慢慢實施的問題。
因此,下午王振并沒有在崗柳村停留太久,告別了姨奶和姨爺后,便回到了羅家灣。
此時,羅家灣并沒有因為王振的離開,而有什么變化,該干嘛的依舊在干嘛。
……
日復日。
七月就像是流逝的河水一樣,轉眼即逝。
時間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八月,經過將近一個月的生長,地里的玉米都長到了一米多深。
農場的雞鴨鵝就更不用說了,都已經成年,到了可以食用的標準。
不少雞鴨鵝因為伙食太好,甚至已經開始下蛋。
于是,來農場的游客再次多了起來。
原因就是在農村,用蛋送禮,可是一件流行的事。
農場的蛋雖然貴,可是好吃啊!
不管是生雞鴨鵝蛋,還是咸雞鴨鵝蛋,根本不夠賣。
至于前面的。
早在過年之前,就賣完了。
可以說,游客們對于農場的蛋已經期待已久。
一聽到農場的雞鴨鵝產蛋了,當然是第一時間過來搶購了。
那怕一時吃不完,也可以放在那里慢慢吃。
不然的話,到了后面,想吃都買不到。
八月,農場能干的工作不多。
能玩的倒是不少,棗樹上面的棗可以吃了,柿子樹上面的柿子也有一些可以做脆柿了。
不少游客來了,都滿意的走了,期待著玉米的成熟,期待著刮水逮魚。
不過,能干的工作不多,并不代表就沒有事情可以做。
趁著游客不多,王振也開始帶著閑下來的人開始曬特產。
蘑菇,木耳,竹筍,以及一些常見的藥材。
這些東西都是消耗品。
生長的季節的確沒什么人買。
可是,一旦過了季節,那怕是干貨也是供不應求。
而且不止如此。
八月的時候,草原的草也到了可以收割的時候了。
如今農場的牛羊數量并不少。
為了避免冬天沒的吃,也是時候到了收割存放干草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