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家人商量著明天帶什么東西。
“帶什么都不如帶農場的特產,好吃還健康!”
王媽說到。
“對,對,慧蘭說的對,咱們就把農場的特產帶一些過去就行了!”
聽到王振說要買點禮品,王奶奶也跟著搖頭反對說到。
要知道農場如今也名聲在外。
不少游客都把農場的東西當做禮品去送人。
“可以是可以!”
“我就是覺得,農場的特產都是我們自己產的,要多少就有多少,拿去當禮物送,感覺有點寒酸!”
看到家人都這樣說,王振無奈的說到。
“不會寒酸的,你舅爺他們還巴不得你全部送特產那!”
聽到王振的擔心,王奶奶笑著回應到。
如果是以前,如果走親戚送農場的東西,或許還會被別人說寒酸。
可是現在,農場的特產,那里還有價格低的。
一樣拿一點,就價值上千塊了。
王奶奶都這樣說了,王振只能同意下來,開始尋思要送的特產。
雞鴨鵝就不用說了。
農場的各種蘑菇干,木耳,臘肉,豬肉,羊肉,菜籽油,桃花蜜,桃花酒……
好不容易去一趟,肯定不能只拿一點。
等到全部準備完,起碼裝了半拖拉機。
要不是姥婆不讓裝啊。
王家人估計都能夠湊一車出來。
畢竟,王家現在不缺錢,不能像以前那樣小氣。
拿的多的話,雙方都有面子。
……
一夜無話。
伴隨著雞鳴,第二天王家人在吃完早飯以后,開始出發了。
一共兩輛拖拉機。
一輛由王亮開著,上面一半都是拉的農場特產,另外一半坐著王爹,王媽。
一輛由王振開著,上面坐著王奶奶,王爺爺,姥婆。
考慮到三個人都是老人,而拖拉機又比較抖,天氣也比較冷。
這一輛拖拉機里面,可是鋪了整整三層棉被。
兩層在下面墊著,一層蓋著。
出發以后,王振開的拖拉機在前,王亮開的拖拉機在后,在路過農場門口的時候,他們遠遠的就看到那些違約的村民,正眼巴巴的叫賣著身邊的土豬。
“賣豬了,三千一頭土豬!”
“走一走,看一看,農場同款土豬,今日特價!”
“好吃的土豬了,農場同款,農場的已經賣光了,大家可以看看我們的,便宜了!”
公路邊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可惜,那怕有游客來農場,大多數也是老游客。
清楚那些的豬是怎么來的,都在自發的抵制那些村民的土豬。
這種情況,任憑那些村民再怎么叫賣,都沒在一點用。
“呵呵,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還三千一頭,做夢吧,估計一千一頭,都夠嗆!”
“就是,除了我們肯給高價,誰還會給他們高價,竟然還不死心的想賣給游客,人家又不傻!”
“自作自受,這些人不值得同情,以后有他們后悔的!”
伴隨著突突的拖拉機聲音。
已經離開農場門口的王家人,紛紛在車上感嘆到。
他們一家人自認為對村民已經仁至義盡。
可是,村民們對他們做的事情,讓他們明白,白眼狼就是白眼狼,是永遠養不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