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蘇益寧和林卿,注定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了。
蘇益寧有些清醒了,絕望的明白這個事實。
她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之下根本不敢往這方面去想,根本不敢想他們的未來。
她只能自己在心里不斷的告訴自己。他們根本不會有什么發展自然談不上最后落寞的收場。
風司到了現在也并未體會過情愛的滋味。
她不能理解為什么在這個世界上。兩個人到最后都要選擇互相陪伴,或者說不能夠理解,為什么人是需要長久的陪伴著。
人與人之間的陪伴是極為脆弱,而具有龐大的風險。小一點說,每個人的情感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不受個人意志所控制的。也許你總會愛上那個你想不到的人。
即使你有了一個伴侶,隨著時間不斷的流逝,也很難不對別人產生心動。
而一旦到了這個時候,無論是對自己的伴侶,還是對自己似乎都是那么的公平。
在這個時間被人稱頌的是選擇站在道德的一方堅決地同自己的心動說不,可是誰也不能夠確認自己在年輕的時候,或者說在早些時候愛上了那個人就是這一生最為正確的人。
在往后漫長的余生,他們選擇堅守道義,選擇站在道德的這一方放掉自己內心深處最本能的心動,違抗自己的本能。
沒有人能夠確定的知道自己到底錯過了什么。
風司覺得非常不值當,可能是因為她一直獨身一人的原因,她對于任何一種長久的關系都抱有懷疑而審慎的態度。
無論是親情或者是愛情甚至是友情。情感似乎都是人們內心深處最為真摯,但又最為脆弱的一部分。沒有任何一種機理能夠解釋它們到底是為什么產生沒有任何一種機理能夠解釋他們到底怎樣能夠維系著人們度過漫長的生活。
當然風司對于那種一輩子相守的伴侶,無論他們之間時刻是永遠熾熱的情感還是說到了最后都是各自對于自己道德的堅守,她都是極為欽佩的人總是容易對自己沒有擁有的特質而感到羨慕與欽佩。
雖然她也許并不認同這樣的生活方式,但是并不妨礙她能夠看到這樣的美好。
她并不會用愛情或者說是感情來解釋陪伴所帶來的美好,在她看來,這更像是一種等價交換。
人們選擇犧牲掉自己生活當中時時刻刻都有可能發生的心動放棄在那之后遇到的一個又一個,也許更加美好,而且合適的人。以此為代價換得一份從最初的那一個人,一路走下去的堅守與陪伴。
這對于生命并不算長久的凡人來說,已經是一種非常不錯的交換。
當然風司在現實生活中見過的最大多數的伴侶或者說是夫妻隨著時間的流逝往往都并不能體會這種美好,這種無形的契約,并不是所有人都會時刻的堅守著的。耳機是堅守著的,在往后漫長的余生當中,在生活無數的瑣碎的事有襲來的時候也是難免爭吵,或者是怨懟的。
沒有愛情作為兩個人之間的調和劑人對于另外一個人的容忍度往往都并不高。
隨著婚姻一點點的流逝,兩個人當中的一個人,或者說他們兩個往往會開始互相的挑出對方的毛病,那些曾經被愛情掩蓋,在甜蜜生活之下的他們從來都沒有注意到,或者說以前根本不會在意的東西。
風司見過了太多這樣走到了最后卻沒有一個完美結局的伴侶。他們最后的結局不過是隨著年華不斷的流逝,兩個人年紀大了,吵不動了,改變生活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于是他們選擇同對方握手言和。
平淡的過完一生。
如果這就是最為珍貴而美好的愛情的收尾方式,她寧可從一開始就不去體會這樣的一種情感。在情感奴隸的綻放之后,兩個人在一地灰燼當中攜手向前,聽起來實在是太過于凄婉而哀傷了。
可是人們似乎要時時刻刻的處于對這種龐大而復雜的情感的渴望當中,他們并不能很好的掌控自身并不能完全的把握這種情感,但是這卻并不能妨礙他們的本性。
在風司看來,她的朋友蘇益寧一直有著遠超于他們這個年齡的冷靜與智慧。無論是在同家人的關系還是同身旁任何一個人的關系都能被她得心應手地處理著,似乎沒有什么能夠難倒她的事情。
可是她還是在愛情的這一道關卡倒下了。面臨著這樣的一個尷尬的局面。
風司一時間也想不到什么額外的能夠安慰的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