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百重騎兵,是夏軍騎兵精銳,向來負責攻堅戰,數量不多,卻是夏軍主將見熊啟勇不可當,特意調遣而來。
熊啟策馬,急速奔來,剎那間就和這三百重騎兵撞在了一起。
‘噗嗤’
熊啟一槍扎入正對面重騎兵胸口,對方的長槍同樣觸及熊啟身體,但有護體真氣阻擋,怎么也刺不進去。
‘咔擦’
就在熊啟用力,將這名重騎兵尸體甩開的時候,手中長槍的槍柄卻不堪重復,咔擦一聲斷了。
這把槍只不過是尋常木桿長槍,久戰之下早已不堪。
重騎兵胸口都有鐵甲,熊啟這一槍刺透鐵甲的時候,槍身就受到巨大壓力,處于半損狀態,終于斷折。
但他不慌不忙,順手丟掉手中半截槍桿,飛身離開馬背,在空中將對面尸體手上的長槍奪下,再揮掌拍飛尸體,借助這股力道,落在了另一匹馬背上。
這匹馬是夏軍重騎兵的,腳力比原本那匹更好,熊啟落于馬上后,沒有遲疑,策馬向四周重騎兵迎上。
這些騎兵雖勇,但哪里能和熊啟比?他長槍閃爍,左右開弓,‘噼里啪啦’一陣亂響,敵人紛紛中槍落馬,不一會就沖出重圍。
重騎兵有些難纏,一旦被困,即使是熊啟也不好受。
這里畢竟是萬馬奔騰的戰場,不是可以閃轉騰挪的江湖搏斗,數百騎重騎兵足以對他形成不小威脅。
但以熊啟的身手,一心要走的情況下,這些重騎兵想困住他也是千難萬難,沖出重圍后,熊啟不管三七二十一,照著夏軍前鋒騎兵就沖擊而去。
只管策馬奔騰,并不在一個地方久待,一路上長槍揮舞,夏軍紛紛落馬,血染疆場,犀利的長槍無人可擋,不一會,竟然從北到南,再次將夏軍穿透。
他這一來一回,接連兩次在夏軍陣營來回穿過,立刻就把夏軍的進攻勢頭打壓了下來,一時間,宋軍前陣受到的壓力驟減。
宋軍中心的黑須武將注意到了熊啟,見他左沖右突,槍下無一合之將,在夏軍中來回沖殺,如入無人之境,不僅動容。
“此將何許人?竟然如此勇猛?”
黑須武將環顧左右,問道。
十幾名宋軍將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無人應答,顯然,這里沒人認識熊啟。
過了一會,才有一名將領說道:
“章將軍,夏軍士氣大墜,此戰我方必勝,待擊退夏軍,再詳細詢問不遲!”
“嗯!”
‘章將軍’伸手捋須,瞇著眼睛觀察了一會,說道:
“夏軍士氣雖然下墜,但尚未衰竭,需要再加一把力,傳令下去,刀盾手和槍兵繼續堅守,弓弩手和弓箭手全力射擊!”
一聲令下,本是輪流射擊的弓箭手和弓弩手,全員頂上,一時間萬箭驟發,密集的箭只向著對面的夏軍陣營如雨般傾瀉而下。
如是這般,前方有宋軍萬箭齊發,本陣又有一個突如其來的猛將擾亂,千百騎兵都奈何不得,夏軍死傷急劇增加。
隨著死亡人數不斷提升,夏軍士氣愈加動搖,就連騎兵的沖擊勢頭也大大延緩。
看到這一幕,熊啟哈哈大笑,策馬在夏軍中來回馳騁,也不貪功,只以打亂夏軍軍陣和進攻節奏為目的。
畢竟,上萬人的軍隊,憑他一個人可奈何不了,只有這樣來回騷擾才是正道。
縹緲峰上,童姥之所以能擊殺三十六洞,七十二島數千人,一方面是有數百弟子配合,另一方面卻因為對方都是些不懂軍陣配合的烏合之眾,這才能將其一一擊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