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陳應想了想道:“很多個,黃府祠堂下面,有一座密室!黃府失火,黃氏祠堂未受波及,想來那里應該沒有泄露!”
“怎么進去,你應該知道吧?”
陳應點點頭道:“香爐就是開啟機關的機括,右轉半圈,往下按三分,再左轉一圈!”
“行了!”
全旭想了想道:“幫我辦件事,給我找一件魏忠賢神位,最好是能找到他的生祠塑像!”
陳應想了想道:“可以!”
……
大名府,盧象升正在接見三位來自京城的客人,不準備的說,應該是上官。
時任左副都御史易應昌,刑部尚書喬允升、大理寺卿金世俊,這三位,分別代表著刑部、督察院和大理寺,就是傳說中的三司會審的三司。
崇禎皇帝是一個念及舊情的人,無論黃立極百般不好,他卻一好,那就是正是他在天啟帝駕崩之后,提議擁立信王為君的人。
當然,信王是朱常洛唯一在世的兒子,也算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不過,如果其他大臣像正德皇帝死后無子,直接以侄子繼位,也是有可能的,也不是沒有前例。
所以,崇禎皇帝下旨三司,盡快辦理此案。
就這樣,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三大佬,帶著足足三十多名隨官,以及上千扈從,浩浩蕩蕩抵達了大名府。
盧象升也只能小心翼翼的應付著。好在喬允升年紀大了,一路異常疲憊,簡單吃一頓飯,就匆匆結束了洗塵宴。
不過,看著易應昌和金世俊臉色不善,盧象升也意識到了不妙。
沒有辦法,盧象升也非常無奈。
黃立極再怎么說,也是前內閣首輔,如今他被制成了蠟人,當著眾人的面燒成灰燼,全家四十七口,以及數十名家丁,共計一百余人死難,這可不是小案子。
用官面的話說就是,影響極壞,必須嚴懲。
可是,盧象升一點有用的線索都沒有,不能說沒有,關鍵是拿不出任何證據,多次有證人提及對方身穿錦衣衛官服,手執繡春刀,為首的人還身穿飛魚服。
可崇禎朝,整個廠、衛被賜飛魚服的人只有三個,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曹化純以及東廠提督孫云鶴,可這三個人都沒有出京。
楊陸凱看著愁眉不展的盧象升道:“盧大人,時間不長了,歇息吧!”
“哎……”
盧象升深深嘆了一口氣,查無實據,可是作為崇禎二年第一大案,必須取得開門紅,他的腦袋不大不小,正適合頂雷。
三司會審,抵達案發地,直接審理,這種事情可從來沒有出過,無論黃立極是忠是奸,只要崇禎皇帝點頭,他就是以致仕首輔的待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