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在銀庫里等了莫約一刻鐘,陳應、三娘、二娘和周宏儒、無雙五個人一起來到銀庫里。
全旭打開安裝在集裝箱里面的電子節能燈,在燈光的照耀下,經過鍍膜工藝的銀幣,反射出璀璨的銀光,讓人不敢直視。
全重超過二十一噸的五十六萬枚銀幣,擺滿了集裝箱的貨架。
陳應目瞪口呆:“這……”
三娘小心翼翼的伸手,從貨架上拿起一枚銀光閃閃的銀幣。
二娘打量著銀幣上面的字樣。
全旭咳嗽一聲。
陳應率先反應過來:“全爺,這是您鑄造的銀幣?”
雖然明朝早已有銀幣流入,不過,無論是西班牙銀幣或者荷蘭銀幣,統一都是當作銀子回爐,而非直接流通。
也只有一些士大夫收藏幾枚,雖然如此,陳應也見過大明所有的外來洋錢,與這些洋錢不同的是,全旭的銀幣帶著漢字。
全旭望著陳應道:“這是五十六萬六千余枚銀幣,每枚銀幣就是一兩,你們感覺咱們這些銀幣可以拿出去直接花嗎?”
陳應點點頭:“應該沒有問題,這些銀幣的成色更好,他們沒有理由拒絕!”
“這些銀幣,將來也是咱們的銀行發行的銀幣,每一枚銀幣,與一兩銀子同等兌換!”
陳應興奮的點點頭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這樣以來,全氏銀行就可以迅速打開局面!”
“銀行暫時不急,你帶著銀子,可以與他們交割,讓他們把地契轉過來!”
“好!”
三娘一臉興奮,隨著正式交割,也就意味著全旭擁有超過十五萬畝田地,成為大名府境內的中型地主了。
整個大名府的田地大約一千六百多萬畝,全旭幾乎擁有了大名府將近百分之一的田地。
陳應趕緊離開銀庫,去張羅田地過戶的事情。
全旭讓無雙和周宏儒做好賬目,用二十萬枚銀幣,把女人坊里的庫存銀子換回來,隨著那顆銀冬瓜的進賬,全旭又可以多買十噸工業白銀,用來鑄造三十多萬枚銀幣。
只要女人坊里開始流通這種銀幣,肯定會受到市場的追捧。
三娘望著全旭道:“相公,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情?”
“什么?”
全旭有些不明白的問道:“什么事情?”
“牛啊!”
三娘掰著手指頭說道:“一頭牛干三天,歇一天,可以耕六畝,咱們家里才五頭牛,十五萬畝……”
三娘表示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了。
其實,古代牛耕通常情況下,一天也就是一畝半到兩畝地的樣子,當然這主要與土壤的性質有關。
沙地會更多一些,淤地則更慢一些。
全旭笑了笑:“耕地的問題,你完全不用愁,我有辦法,咱們不用牛!”
PS:這是公眾期的最后一章,明天零點開始上架,小爆一波,期待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