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印證一個猜測
炮船之上,袁崇煥站在甲板上,遙望著碼頭上的東江鎮諸將。
此時,身為袁崇煥的身邊侍衛劉興治,笑瞇瞇的望著袁崇煥道:“東江鎮總兵毛文龍、副總兵陳繼盛,通判劉應鶴都來了,所有將校都來了,這個面子給的不小!”
袁崇煥默不作聲,冷眼望著站在最前面的毛文龍。
事實上,袁崇煥是一個非常高傲的人,他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賜同進士出身,任福建邵武知縣。
天啟二年,他得到侯恂的賞識,擢升為兵部執事。
天啟三年出師遼東,監修寧遠城。
天啟四年以防守的功勞,先后晉升為兵備副使、右參政。
作為一個官場新丁,袁崇煥從一個正七品知縣,干右參政(既布政司二把手),相當于副省級,僅僅用了五年時間,他的升官速度,簡直就是像坐了火箭。
天啟六年(1626)努爾哈赤率軍攻打寧遠,袁崇煥率祖大壽,滿桂,何可綱等人堅守,他升任遼東巡撫,與大將滿桂鬧不和,于是袁崇煥上疏請求將滿桂調往別處,明廷于是召滿桂回朝。
經略王之臣奏書請求留住滿桂,袁崇煥又因此與王之臣鬧不和。明廷擔心這兩個人鬧矛盾會影響大事,于是將兩人分開,王之臣督關內,袁崇煥守關外。
就是在朝廷的縱容之下,袁崇煥越來越驕橫,越來越目空一切。
特別是崇禎當上皇帝以后,以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經略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鎮寧遠、安撫大使。
等于說,他已經做到了文臣的巔峰,正二品。再往上,像什么太子太保,太子太師,其實都是虛銜。
然而,袁崇煥最不舒服的就是毛文龍這個刺頭,雙方的梁子結得有點深,早在天啟六年的時候,毛文龍卻被“和碩貝勒”阿敏率軍出征朝鮮,說是出征朝鮮,其實矛頭對準的是毛文龍。
結果,毛文龍向袁崇煥求援,袁崇煥拒絕出兵,而毛文龍堅守不住,敗走皮島,手下兩員大將毛有俊、劉文舉被殺,對于袁崇煥的拒不出兵,毛文龍心里也不是滋味。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僅僅四個月之后,努爾哈赤率領大軍攻打袁崇煥鎮守的寧遠,他命毛文龍出兵襲擊努爾哈赤的后方。然而當時,毛文龍向朝廷虛報,說后金兵馬十萬,事實上當時僅僅五十四個牛錄,相當于差不多兩個旗的兵力。
毛文龍與后金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對峙,纏斗,以殺傷千余,暫首三百的戰績,擊退了后金軍隊,也趁機攻擊后金沈陽,間接解圍寧遠,可是,人家袁崇煥壓根不領情,他以已度人,認為毛文龍也會他一樣,故意的。
雙下結下了梁子越來越深,雙方互不理睬。
其實,雙方都是驕橫的主,袁崇煥是天啟朝朝廷與崇禎慣出來的,而毛文龍則是袁可立慣出來的。
直到崇禎元年,袁崇煥這時經略整個遼東,現在可以新賬老賬一起算了。
這時的袁督師手下有祖大壽,趙率教,滿桂,何可綱等一干猛人,全都服服帖帖,袁崇煥確實沒有把毛文龍當盤菜。
對于這個不服管教的毛文龍,袁崇煥打算殺一儆百。
袁崇煥其實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知道毛文龍看似粗狂,實則心細如發,他如果輕車簡從,毛文龍一定會小心翼翼,甚至暗中戒備。
袁崇煥想要拿下毛文龍并不容易,毛文龍雖然是刺頭一個,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是能打,和袁崇煥一路扶搖直上一樣,毛文龍也是一個
毛文龍萬歷四年正月十一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錢塘縣忠孝巷。祖父毛玉山,原在山西經營官鹽,后因生意需要,舉家遷往杭州。參加了遼東的武舉考試,“列名第六”,被任命為安山百戶,不久又升千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