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干拿著資料一看,沉吟道:“侯恂之弟!”
全旭的臉上浮現了一抹笑容:“這不,目標已經出現了,這個侯恪是太常寺卿侯執蒲,兵部左侍郎侯恂之弟,東林黨,接著說吧!”
“御使(不是筆誤)張元芳,萬歷四十七年進士,松江府人士。給事中王心一,萬歷四十一年進士,蘇州吳縣人。御史蔣允儀,萬歷四十四年進士,江蘇常州人……”
看著這些名單,全旭反而疑惑起來。
彈劾盧象升的人,幾乎七成以上,都是明確的東林黨。
這是怎么回事?
東林黨內訌?
還是狗咬狗一嘴毛?
全旭思考好一會兒,突然目光落在了松江府上面,這十七個人彈劾盧象升的人,有一個籍貫的重合點,那就是松江府,有一個名字,進入了全旭的視線中。
松江府華亭縣,現任內閣輔臣錢龍錫。
這下,全旭全部都明白了。
錢龍錫為什么要敵視盧象升,根子其實還是出在全旭身上。
全旭之前前往東江鎮,給毛文龍送了一大批糧食,還有物資,東江鎮熬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其實,袁崇煥殺毛文龍,提前與內閣閣老錢龍錫私晤過,并且告訴了錢龍錫他的打算,鏟除毛文龍,入其門奪帥,這是錢龍錫知道的,也就是說,錢龍錫其實是默許的。
錢龍錫為什么要對付毛文龍?
其實,說穿了還是因為利益。
明末時期,各種利益團體,粉墨登場。其中名聲最大的就是以東林書院,形成的東林黨,這些人代表了東南官商地主和資本家的利益。
東林黨的名聲大,其實他們的勢力一直不大。
作為一個派系其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明神宗萬歷后期,短暫的光宗泰昌一朝和熹宗天啟初年,至于崇禎一朝,其實自孫承宗于崇禎四年離開中樞之后,“東林黨”對朝廷的影響力便幾乎為零,根本無法與天啟初年“眾正盈朝”的大好形勢相提并論。
崇禎年間換內閣輔臣更換之頻繁如走馬燈一般,但“東林黨”人卻再也無緣于權力的游戲,幾個比較大影響力的人物全部在南京陪都坐冷板凳,處于半下野狀態。
錢龍錫作為東林黨大佬,他為什么要敵視毛文龍?要一心鏟除東江鎮?
說穿了,毛文龍并沒有把錢龍錫的孩子扔不井里,也沒有挖錢龍錫家的祖墳,他們的矛盾和沖突,說穿了,還是因為利益。
作為東林黨為首的江南集團,其實就是一個官、商、匪各方利益勾結的走私集團,他們走私的渠道,偏偏在福建、廣州這一塊插不進手,唯有從登州、皮島到日本,以及華亭這兩條水路。
東江鎮不聽話,只能換一個聽話的人。
全旭想到了這里,反而松了口氣。
錢龍錫的倒臺已經沒有幾個月了,他也蹦跶不了幾天。
全旭是沒有辦法在朝廷方面扳倒一個內閣次輔,不過,他卻可以制造一些意外。
全旭想到這里,望著全干道:“你之前在京師,應該也有一些舊識吧?能不能派上用場?”
全旭不是君子,也不是官員,他不會用官場的那一套來斗錢龍錫,只能用見不得光的手段。
“是有一些,不過都是一些雞鳴狗盜之街,只怕派不上大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