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正好!”
全旭想了想道:“你稍等我一會!”
歷朝歷代,改革都會受過莫大的阻力,崇禎當皇帝的第二年,其實也在廷議淘汰冗官,這個負責人就是錢龍錫。
準確的說,這是對于大明朝的好事。
可是呢,錢龍錫偏偏是站在讀書人的立場上,支持崇禎淘汰了驛站系統,結果,身為驛卒的李自成丟了工作,只能造反。
全旭進入自己的末日堡壘內部,他將電腦和打印機、復印機打開。
“廷議汰冗官,帝謂學官尤冗。龍錫言:學官舊用歲貢生,近因舉人乞恩選貢,纂修占缺者多,歲貢積至二千六百有奇,皓首以歿,良可憫。且祖宗設官,于此稍寬者,以師儒造士需老成故也。”
帝亦納之。言官鄒毓祚、韓一良、章允儒、劉斯琜獲譴,并為申救。御史高捷、史褷既罷。
當然,這一段是錢龍錫干的事,也是為了他倒臺埋了下因子。
全旭就掐頭去尾,斷章取義。
帝謂京官冗何解,龍錫言:“致治之本,惟在于審。量才授職,務省官員。當以省官為首,何也?易于選擇,上不至于失人;俸祿易供,下不憂于厚斂;權任專一,無避事茍免之患;員數不多,無紛更生事之憂宗親以及勛舊無行能者,終不任之,年老及耄或積病智昏,久妨賢路,以行黜陟……
全旭直接將這一段話用電腦打印機打印出來,然后放在復印機里進行復印。
短短半個小時,復印一千余份。
全旭將一千余份復印件放在全干面前:“五日之內,我要讓大街小巷,全部知道!”
其實,任何事情都怕上綱上線。
就像所謂的環境保護主義者,整個炮轟,這個污染,那個污染,結果,大量重工業企業被迫關停。
他們還不放過,繼續炮轟,現在連洗浴中心都不讓燒鍋爐,農民也不讓燒柴火做飯,非得把灶臺封上。
問題是,他們從來不會去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考慮,燒燃燒做飯,一個月怎么也要七八十塊,可是農民在農村,隨便可以找到柴火,一年下來就可以節省上千塊錢。
至于更加可悲的就是摩托車的上班族,被利益團體封禁,被迫騎電動車或者騎自行車。
全旭現在也是學著站著說話不腰疼,雖然說,崇禎皇帝的改革初衷是好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惜,跑錯了方向。
裁撤驛站才能節省幾個錢?
罷幾個有名無窮的學官才能省幾個錢?
真正需要動的就是士紳免稅群體。
謠言的精髓,那就是真真假假。
錢龍錫向崇禎皇帝諫言淘汰學官是屬史,但是至于其他冗官,別說是他,就連頭鐵的王安石都不敢碰,更何況是錢龍錫。
誰碰誰倒霉。
但是,全旭讓錢龍錫動了冗官,還有勛貴,宗親,官員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會馬上炮轟錢龍錫。
錢龍錫能不能從這個漩渦里脫身,那就看他自己的了。
PS:這一章寫的有點卡文,憋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