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乎是與正五品文官的俸祿一樣了,可問題是,明朝官員有40%的米他是拿不到的,那一部分就光明正大地被皇帝折換成別的東西,例如絹布、棉布,甚至一些零碎的小東西。
牛金星非常滿意現在的待遇,更何況,隨著集體婚禮之后,又有四五十名秀才、童生成為了金梯書院的老師,他們都成了牛金星的下屬。
金梯書院的事情,全旭稍稍安排了一下,增加了學生們的軍事訓練,提高了他們的體能訓練。
牛金星擅長察言觀色,他看著全旭有些愁眉不展,就試著問道:“全爺還有心事?”
“有!”
全旭嘆了口氣道:“現在全家莊鎮建立了三家鋼鐵工坊,五個木匠工坊,窯場、還有酒廠、三個磨坊,隨著工坊越來越多,熟練的賬房、管事就缺乏了!”
管事可以從外面高薪聘請,這不是關鍵,關鍵是這會打亂全旭工業化的進程,在全旭所有工坊里,發展最成熟的其實是磚瓦作坊,二十多個高窯,在制磚機的幫助下,每天可以產出二百多萬磚和幾十萬塊瓦,效率不錯。
不過,軍火生產,特別是馬上成立的火藥廠以及火箭研發工廠,就讓全旭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標準化進程,因為沒有文化的工匠太多,反而拖延的推廣速度。
牛金星以為全旭是擔心聘請的管事不可靠,賬房也不可靠,他就笑道:“聽說全爺在家丁兵推廣了識字班,何水在工坊里也推廣識字班……”
不等牛金星說完,全旭恍然大悟。
對啊……
后世的中國從農民社會,轉型成為工業社會,依靠的不僅僅是蘇聯援建的基礎工業,主要是各類技術學校和全民掃盲行動。
經過三十年的努力,中國如今脫盲率已經高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每產培養的大學生和高等技術人才,高達千萬人以上,這樣生力軍極大推動了科技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只是老師!”
牛金星不以為然的笑道:“那些窮秀才,每個月能掙三兩銀子就樂瘋了,如果全爺稍稍給他們兩個錢,讓他們去教工匠們識字,他們一定會去做的。”
“好,這事交給你去辦!”
全旭想了想道:“我會成立十幾個識字班,每個班五六十人,讓他們像教這些孩子識字一樣,只教他們識字,算數學就可以了!”
“還要進行思想教育!”
“對!”
全旭倒也從善如流,同意牛金星的流腦大計。
全旭當即召開所有工廠管事、管理層人員大會,不知不覺,全旭麾下的管事頭子們已經多達數百人,除了袁世卿、牛結實、郭富貴之外,很多人,他都叫不上名字。
不過,這并不重要,他們認識全旭就行。
全家莊上萬人,全旭沒有必須所有人都認識。
全旭開門見人的直接道:“大家早就知道,咱們全家莊與其他地方不一樣,一個管事,可以干一輩子,伙計也是一輩子,咱們這里,干得好,可以升職加薪,干得不好,那就退伍讓賢。不過,還有一個問題,讓我準備頭疼,現在很多管事不識字,命令下達,不認字,無法做到承上啟下,所以,我準備成立工人、莊戶識字班!”
牛結實一臉郁悶:“全爺,俺這手摸了大半輩子大錘,哪會拿筆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