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杜亮附和道:“俺一看字就頭疼!”
“識不識字,全憑自愿!”全旭笑道:“我準備每年拿出一大筆銀子,成立培訓班,對于識字最多、最快的工匠、管事、員工,獎勵一百枚銀幣,第二名獎勵五十枚銀幣,第三名獎勵三十枚銀幣,四到十名獎勵每人十枚銀幣,十一到二十名,獎勵八枚銀幣,二十一到五十名獎勵五枚銀幣。五十一名到一百名獎勵三枚銀幣!”
眾人聞言,開始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下眾人開始興高采烈的議論起來。
“另外,要想升職加薪,識不識字,將來優先考慮!”
全旭的帶動下,全家莊鎮開始興起了一股上夜校,識字的熱潮。
沒有辦法,這個一百枚銀幣的大獎,對于百姓來說,實在是太大了,普通工人,一年也賺不了十枚銀幣。
然而,只要好好學習,他們就可以賺到這么多錢。
與其他地方相比,全家莊鎮的老弱婦孺相對較少一些,這主要是,整個全家莊鎮,只有不到八千人是正式工,五六千人只是臨時工。
他們只會在農忙結束之后,前來打一段時間的散工,當然,不是正式工,只享受工錢待遇,像住院、子女上學這樣的待遇也是沒有的。
全家莊鎮的老弱婦孺只有一千四五百人,這些人雖然干不了重活,但是,卻沒有讓他們閑著,或是喂雞、鴨、鵝,放羊。
喂豬、喂牛,這樣的活計,讓婦女干活就可以了。
至于體力更差一些的,沒有關系,讓他們負責街道路面衛生清掃,小屁孩全部趕進學堂,至于更小的部分,那就沒有辦法了。
好在,全家莊鎮的車輛都集中在民強街、富民街、濱河街和工業大道這四條街道上,像七大社區的各個巷子和胡同,則是步行街,反而百姓和工匠們,暫時可買不起馬。
此時的全家莊鎮,如果不考慮電線和電燈,基本上可以看成了一座后世的落后小鎮。
干凈平整的街道,街道上擺著大大小小的垃圾箱,還有一座一座的公共廁所。
城管監察著商戶和百姓,環衛工人打掃街道衛生。
一切都非常和諧。
在崇禎二年八月十日,全旭準備好一切,開始乘坐馬車,在三十余名護衛準備離開全家莊鎮。
就在全旭剛剛啟程的時候,一騎快馬向急奔而來,馬上騎兵一襲黑衣,正是城管大隊的裝扮,城管大隊,也是全旭的玄鷹衛。
這名玄鷹衛從懷中掏出了一封信。
“全爺!”
全旭從騎士手中接過信,他看著信臉上表情精彩極了。
黃縣之戰,袁崇煥意外被重創,他的傷勢被太醫用良藥吊了三個多月,最終還是不治而亡。
崇禎皇帝追封袁崇煥為太子太師,謚號:“文定”。